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游宇明 《老年人》2013,(1):40-40
满族人塔齐布是曾国藩发现的人才,他不太爱读书,却好骑射、精武艺,从黑龙江“入伍”后,辗转到了湖南。当时,曾国藩受皇帝之命,在长沙训练民兵,叫绿营也一起参加。两人在操场见了面,曾国藩觉得这个绿营的基层军官不错,不仅谈吐不凡,做事也有条不紊,便邀请他训练湘军,塔齐布答应了。塔齐布的训练非常见效,这让曾国藩对他愈发赞赏。  相似文献   
2.
我叫皇甫静燕,我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家庭,八口人,满族人占多数,还有汉族和回族。十多年来一直生活在一起,婆媳、姐弟妹、兄弟之间从未红过脸。老少三代生活在一起,互相关心照顾,可算得上儿孙满堂幸福和睦,其乐融融了。即便是去年儿子搬去新房,女儿去侍候有病的婆婆,不得不分头起伙,每逢周六、日仍要一起进餐。  相似文献   
3.
300多年前,满族人努尔哈赤以30人、13副铠甲起兵。短短几十年时间就把大明江山鲸吞殆尽。读这段历史,大多数人都这样认为:若不是吴三桂这样的汉奸“冲冠一怒为红颜”,相信中国的历史会改写。70多年前的抗日战争中,同日本人“并肩”对中国人作战的,是几倍于日本军队人数的汉奸队伍——伪军。伪军数量多逾数百万,中国也由此成为惟一一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伪军人数超过侵略军人数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在笔者所掌握的三百七十多则满族民间故事中,有这样一类故事,其情节结构基本框架大体是这样的: ①这类故事中的男主人公都是勤劳穷苦的农村青年,因为某种机遇或做了某件善事(如救了某种动物或植物),这种动物或植物都会报答年轻人的恩情。  相似文献   
5.
《中外书摘》2014,(3):79-81
没有国防的国家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不自由的时代。满族人以一个部落的力量在东北兴起。在满族人内部,传统部落军事民主制度逐渐被努尔哈赤的独裁代替;在八旗设立以后,每一个旗的旗民都是旗主的奴隶,而所有的八旗都是努尔哈赤和他子孙的奴隶;汉军和包衣,都是奴隶之下的奴隶;汉人和百姓,甚至还不够资格做奴隶。  相似文献   
6.
一进农历腊月,外面天寒地冻,隐居大山褶皱里的满族人,便铺陈开一年中最精彩的部分——婶子大娘们把浸泡的糯米磨了,包上红豆,用鏊子烙成两面金黄,然后装进仓房的泥缸里,一直吃到来年开春。中国东北地区的满族人对年的感知,似乎比其他地方早许多,尤其居住在辽东山区的满族人更是如此。山里的生活,不如大城市丰富多彩,但  相似文献   
7.
18世纪上半叶,朝鲜朝士大夫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华夷观”的传统思维模式,客观地肯定了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受到这种朝鲜朝“社会总体想象”的影响,金昌业等朝鲜朝的燕行使臣就塑造出了“丑陋”、“悍麂”但又勇武过人的满族人形象.他们既描述了满族人怪异的体征,凶狠、顽劣的行为,更是凸现了满族人擅长骑射而生存、立国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炎黄世界》2013,(1):41-41
清太宗皇太极后宫中有三个妃子,都是蒙古族,都姓博尔济吉特。这不是巧合,她们本就是一家人,不过辈分有差别而已。姑侄三人同嫁给一个男子,这在汉人看来是极不可思议的现象。满族人的婚姻观念与汉人大不相同,姊妹同嫁一夫,嫂子下嫁小叔,在史籍记载中极为普遍。三个博尔济吉特嫁给皇太极的时间先后不一,三人齐聚宫中之后,为表示区别,分别称为老博尔济吉特、大博尔济吉特和小博尔济吉特。  相似文献   
9.
满洲坟忆旧     
太原新南门外有个满洲坟,是我曾经生活过30多年的老街巷。它的来历距今有二三百年了。从1644年八旗军队攻占太原城开始,满族人先是在太原城西南角构建了"满洲城",后定居于此。1886年,太原城被汾河的大水淹没,城内的旗人又在城东南角修建了"新满城"。而位于首义门(新南门)外的荒地,则成为满族人的公共墓地。既然是公共墓地,为什么又变成居民住宅区呢?据史料记载,满洲坟有地298亩。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随  相似文献   
10.
《老年世界》2007,(8):32-33
胡絮青,原名玉贞,1905年出生于一个普通满族人家,少女时期就喜爱美术和文学。193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同年7月,与相恋一年多的老舍喜结良缘。2001年5月辞世,享年96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