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0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约翰的全名是约翰·詹姆斯·韦顿,但他还有一个好听的中文名——乔远君。2008年,他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吉首大学,担任国际交流与公共外语教育学院的英语老师。2012年,得知约翰刚刚获得"潇湘友谊奖"的消息,想约他聊聊时,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也因此让我对他以及他与中国结缘的故事有了更多的了解。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第一次深入了解约翰就是因为这次采访。那时候,省里正在评选和表彰第六届"潇湘友谊奖"的获得者,他从4000多位参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年6位获奖者之一。我有幸作为校报的记者约他做了一次专访,从那以后,我们几乎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2.
湖湘景观具有浓厚的文化意蕴。王船山运用湖湘景观的文化意蕴,以凄怆幽怨的词牌音韵,结合作者独特的人生际遇和历史背景,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创作《潇湘怨词》,使得其内心沉郁的骚楚情结得到驱遣,同时也为湖湘景观增加了新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3.
清初三大思想家中唯一有词作流传于世的便是王船山,在船山留下的作品中,《潇湘怨词》最能代表其词作的艺术特色。文章试在充分解读王船山《潇湘怨词》用典情况的基础上,得出王船山词作用典的一般性规律。文章首先探讨了古代词用典的种类、要求以及作用,接着分析了《潇湘怨词》中用典的各种情况,最后沿着船山的爱国情感追溯其词作中用典的文学渊源。分析船山词中的用典并探究背后的意义,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的爱国之心。  相似文献   
4.
林迎 《源流》2012,(12):76-79
走进潇湘大地,时常会想起几个字:人杰地灵。无论是"三湘四水"、"潇湘八景",还是孕育于斯的一代代杰出人物,都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今年中秋节过后,我跟几位文友一道,登上高踞于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时值清晨,洞庭湖一碧如洗,温柔的晨风在湖面轻轻拂过,带着丝丝水腥味儿迎面扑来,初露的朝霞和湖光十分和谐地映入眼帘。"未到江...  相似文献   
5.
莫谦 《经理人》2014,(11):24-24
正目前,最主流的美食社交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是以社交带动内容分享,强化线上美食兴趣社区;二是以美食O2O活动的方式,打造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整合社交发展模型。除此之外,LBS功能与美食应用的融合,也将帮助美食应用更快地走稳社交之路。民以食为天,数量庞大的兴趣群体是美食应用发展的根基。跟随移动互联网变革多年,美食应用APP完全有能力充当用户的美食助手。多份美食应用发展报告显示,美食菜谱类应用"好豆菜谱"和"下厨房"月活跃度均已超过100万,其中"好豆菜  相似文献   
6.
<潇湘水云>是南宋时期浙派琴家郭沔创作的一首流传甚广的古琴曲.本文主要通过对唐宋时期古琴艺术兴衰的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及作品结构的剖析,来充分地感受和验证作品情景交融、借景抒怀的深远意境.  相似文献   
7.
文中以潇湘图为例,探讨以地域为主题的绘画的发展与地域空间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研究发现:绘画作品中的"潇湘"经历了画家对地域景观的感知和表达,地理版图从湖南扩大到江南、进而脱离地理空间成为艺术情境,画家的人生际遇与潇湘地理情感一脉相承的过程,最终演化成为心灵空间的"潇湘",勾勒了地域空间艺术的符号化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8.
奉荣梅 《老年人》2013,(6):42-42
才情卓越的温庭筠,可谓晚唐各类文体兼长的"全能作家",其诗名与李商隐齐名,二人并称"温李"。但由于温庭筠当朝无甚功名,位卑人轻,因此其生平事迹在正史中记载寥寥。对于温庭筠的湖湘之旅,我们大多只能从其留下诗词的字里行间去推敲和捕捉些踪迹。温庭筠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2)生于山西太原,年幼即随家人客居江淮,少时负有才名。  相似文献   
9.
文学地理学认为特定文学的形成离不开它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狭义上的潇湘文学的形成也是如此。永州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和与众不同的人文地理共同造就了潇湘文学。山川迤逦、溪水灵秀、舜文化和濂溪理学共同构成了潇湘文学的地理基因。  相似文献   
10.
《国际人才交流》2020,(4):59-59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由科学技术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主办,北京环球英才交流促进会(外教人才专业委员会)、《国际人才交流》杂志承办的2019“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暨“我最喜爱的外教”主题宣传活动成功举办。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收到稿件500多篇,参加学校(单位)200多家,推荐“我最喜爱的外教”100余名。经大赛组委会评审,产生“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获奖作品:一等奖2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12篇、优秀奖30篇,优秀组织单位30家,“我最喜爱的外教”十强及提名奖10名。特在本期杂志公布获奖名单,以兹祝贺和感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