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目标———主体———发展”为语文课堂教学总目标 ,并以此为核心导教、导学、导测、导评 ,构建以“四标进课堂、四个点化、四个不低于”为语文课堂目标教学基本模式。 (一 )“四标”进课堂即“示标、施标、测标、固标”要在课堂目标教学中充分落实 ;(二 )“四个点化”即基点内容自求化、要点内容问题化、重点内容习题化、难点内容层次化 ;(三 )“四个不低于”即对学生提问面一般不低于 30 %、课堂学生练习总时间一般不低于 2 0分钟、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不低于 90 %、电化教育适时运用率不低于 30 %。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发展为主旨的宗旨。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讨了创作语言的仿效与创造,认为仿效与点化在创作技巧中的意义重大,并对之作了理论归纳 与学术提升.  相似文献   
3.
"梦境"抒写作为元杂剧中最为常用的艺术技巧之一,对于提升剧作的艺术魅力有着重要作用,也是后世文学纷纷效法的经典.元杂剧中的"梦境"大致可分为神仙点化梦、心理思绪梦、鬼魂寄托梦、预兆暗示梦四类并发挥着刻画人物形象、挖掘人物心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渲染戏剧气氛、晓谕创作主旨等方面的艺术功用.  相似文献   
4.
人们都说他有点石成金之术,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老师。无论多么顽劣、多么笨拙的孩子,只要经他点化,都会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潘峰 《秘书之友》2014,(8):24-26
总结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或任务加以回顾、分析、研究,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的认识,用以指明今后努力方向的一种书面材料。总结的作用非常大。善于总结,不仅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防止出现其他问题,还可以因势利导,乘势而上,扬长避短,明确方向,找出对策,少走弯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立春的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节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  相似文献   
7.
杜诗中清新俊逸千古流传的佳句,有许多是经过"点化"翻新而来的.他借前人看似被用废、耗尽审美意义的枯槁词句,经过陶冶点化,或是小小的变动,或是兼采众长,巧妙组合,去粗取精,加以翻新、改造、引中、提升,就会使普通之语变得诗意盎然,成为意蕴深邃、情思飞动的佳词妙语.无疑,多种"点化手法"的运用,是杜诗审美情感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秦崇海 《中州学刊》2005,(3):217-219
杜诗中清新俊逸、千古流传的佳句,有许多是经过"点化"翻新而来的.杜甫借前人看似被用废、耗尽审美意义的枯槁词句,经过精心陶冶点化,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杜诗中运用的"点化"手法是丰富多彩的:或是对旧有名句作小小的语言、语序变动,或兼采众长、巧妙组合,或去粗取精,等等.对前人文句加以翻新、改造、引申、提升,就会使濒死之语起死回生,重新变得诗意盎然,甚至成为意蕴深邃、情思飞动的佳言妙语.无疑,多种"点化"手法的运用,是杜诗审美情感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李煜词给人总的印象是,极少用典,毫不晦涩,名篇名句流传极广,具有高度的语言独创性.然而,事实上在宋以前词人中,点化唐诗最多、对宋代词人创作方式影响最大的就是李煜,这一点至今未引起人们注意.李煜词对唐诗的点化,均与自身的情调、意境融为一体,真正达到了运化无痕的境界.北宋人普遍欣赏李煜词,把后主词作为创作范本来学习和借鉴,并将点化唐诗发展成一种普遍的创作方法和技巧.有观点认为宋人对于李煜词批评多于称赞,眨抑甚于推崇,盖是误解了宋人.  相似文献   
10.
晚清民国以来,诗歌的革新问题,迅速成为一个时代的主题。与新体诗强调时代性一样,旧体诗亦追求与时俱进。不同于新文学家将诗歌的革新寄托在"欧化"上,旧体诗家通常回顾传统,从古典诗歌中寻找原动力。"点化"和"改写",都是中国诗苑的传统。在民国旧体诗坛中,存有大量"点化"和"改写"前人的诗作。相较原作,这些经过"点化"或"改写"后的诗歌,往往在诗境上有所增新,或在诗意上别开生面,给读者带来新的阅读体验。由此可见,"化古",亦是民国旧体诗革新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