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5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言论     
《金色年华》2014,(8):10-11
李嘉诚:思路清晰远比卖力苦干重要,心态正确远比现实表现重要,选对方向远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酱缸文化"年代相当久远,不知始于何时,也很难断言何时终了。有正义感的人对之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而逐利者如蝇逐臭,趋之若鹜。在新的时代,"酱缸文化"又有新表现,其危害决不可小觑,探究应对之策确有必要。"酱缸文化"的表现和危害一个组织存在"酱缸文化",各  相似文献   
3.
百年背景下的新世纪中国电影现实题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星  粟牧 《中州学刊》2006,(2):232-236
中国电影百年现实表现经历了几个起伏阶段,逐渐形成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念和关注现实的传统。在21世纪,中国电影现实表现在市场化和艺术化的矛盾中发展,电影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角色,但中国电影生生不息的艺术传统却依旧潜流般绵延,现实主义表现依然在延续发展。百年成熟后的中国电影始终着眼人生注重现实,更应该保持影像世界对人性情感表现的优长。确认人性与情感深度的揭示应该成为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标志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正>运用大数据思维,能够更为科学、准确地考核评价干部,从而实现选准干部、配好班子、建强队伍的目标。1.全面采集数据是基础。一方面,要完善组织部门干部现实表现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平时考核,收集来自上级领导、单位同事、服务对象、群众的评价及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5.
德育泛政治化倾向的现实表现和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德育泛政治化倾向及其影响是导致德育效果不佳的主要根源。其现实表现为 :目标高深、单一和失衡 ;内容从属政治形势的需要 ,抽象和摇摆不定 ;途径追求目标各异 ,形不成合力 ;方法和评价单一 ,可操作性差 ;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表现出历史虚无主义。产生的根源为 :德政合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 ;建国以后德育囿于革命战争年代道德建设服从于政治斗争的需要的成功经验 ,一成不变 ;道德原则的本体论认识脱离社会基础 ,照搬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  相似文献   
6.
文化价值理念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历史形态,原始社会表现为理想性、整体性、一元性、神圣性和人本性。封建社会表现为扼杀人格的绝对统一性和超稳定性。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从理想性到实用性、从整体性到个体性、从一元性到多元性、从神圣性到世俗性。社会主义社会表现为理想性、整体性、人本性、圣洁性、中和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则要把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原则、中国传统文化和成熟的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构建的文化理念有机融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庸官懒政"现象是当前干部队伍管理的顽疾,严重制约了各级领导干部政策执行力的提高,在群众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甚至影响了党的执政地位的合法性。新形势下,认真剖析"庸官懒政"现象的现实表现,深入查  相似文献   
8.
《统计与咨询》2012,(5):51-51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拉美病和四小虎的困境是这种陷阱现实表现,但是,像韩国、日本和新加坡却都超越了这个陷阱。四小虎的悲惨教训与韩日新的成功的经验,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正反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9.
在26年的总理生涯中,周恩来将他的民本行政伦理思想运用于行政实践过程中,其现实表现是多方面的:求真务实的决策原则、人文化的行政领导方法、强烈的行政良心、平等待人的本民思想和协商民主的议事精神。周恩来民本伦理思想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传统文化的影响、个人的生活成长经历和注重自我改造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我国藏族地区历史上存在内容丰富、约束力强的习惯法,赔命价规范等固有习惯法在藏族民众的现实社会生活中依然有 着不可低估的影响。青海省湟中县西清镇光明村2018年7月发生的一起意外伤害致死纠纷的调解过程为我们展现了藏族固 有习惯法的现实表现,体现了传统规范的活力。这对我们认识固有习惯法的传承、思考固有习惯法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价 值,对于我们理解现代法治建设中的乡村治理也提供了生动的事例。在当代的解纷过程中,乡村干部在遵循国家有关法律的 基础上,可适当按照和参考固有习惯法规范,特别是其中的良善规范、程序性规范,以使纠纷得到妥善的解决,消解社会矛盾, 恢复乡村社会秩序,促进乡村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