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6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浓淡干湿写造化,心慕手追见禅意",张筱膺的水墨山水中散发出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空灵与恬静,这是她悉心绘事、内观外察、静心参持的善果。张筱膺先后入方骏、王孟奇二先生师门,师道问学,笔耕墨耘,深得二位方家之笔墨精髓,在继承"新文人画"衣钵之同时,又能不为所缚,自成面貌,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甚为难得。  相似文献   
2.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和济慈的自然诗都体现着诗人对于自然的认知。两者的自然观各具特色又有一定的可比性,都把对生活和人生的感受转变为诗歌,融情于自然,在所描绘的诗歌里创造着各自的禅意自然和本真自然世界,表达他们愿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愿。  相似文献   
3.
光是建筑物的灵魂,是联系人与空间的重要纽带。在禅学思想中,“光”是智慧的象征,所谓“明心见性”就是禅学将人的内心与“光”统一起来的绝佳表述。本文站在禅学的角度,对室内空间设计的光环境展开研究,在确定禅意空间审美特征的基础上,从采光模式、光的质感、光色、光影四大方面着力探究室内空间中光环境设计的禅意表达,目的在于揭示光环境在禅意空间中的营造特点,为广大设计师总结室内光环境禅意空间的设计方法以及禅意空间的本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佛教讲缘起,即万事万物间的普遍而微妙的各种联系。张筱膺凭一支画笔,往来于寺院、交流与僧尼,真是因缘和合、不可思议。在一般人眼中,佛教应该是无为的、僧尼应该是遁世的。其实,这种认识是很不全面的。中国的大乘佛教讲自利利他、讲六度万行、讲弘法利生,要求佛教徒以入世的精神办出世的事业,两千多年的中国佛教史就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不断碰击、交融、发展的历史,中国佛教从来就没有  相似文献   
5.
兆晖 《中国民族》2007,(10):37-37
大写意花鸟画是禅,禅是不立文字。人们常问:禅是什么?禅在哪?犹如鱼在水里问:水在哪?陈鹏是深得禅意者,文学性被他所消解,造型准确严谨却绝不逼真,犹如他性格中潇散的作风,一切又都在感觉之中,一切又都超乎其外,一种写意性的生活观念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棋禅一味     
何云波  李松 《领导文萃》2007,(1):172-175
记者们在不同场合拍的韩国棋手李昌镐的照片,无论是下棋,还是出席各种应酬,他的脸上都是一种表情:其实就是没表情。喜怒不形于色,棋上的胜负,棋外的荣辱,仿佛都已跟他没有关系,人送外号:“石佛”。八风不动,心静如水。“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正所谓棋中自有禅意。有道是:  相似文献   
7.
王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山水田园诗意象空灵,境界清幽,深含禅意,呈现出一种闲淡冷寂、悠然自在的情趣,语言素雅清淡,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了诗人非凡的才情和宁静深邃的心灵世界,意蕴无穷,具有永恒的魅力,在唐代诗坛独尊一宗。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写真观念是中国艺术思想史的重要内容,但学界对此缺乏应有的关注。从艺术形式来看,写真创造的是一种审美幻相;从审美体验而言,写真传达的是生命的须臾体验;就思想渊源而论,写真是佛理禅意在文人艺术领域的审美呈现。中国古代写真观念与即幻即真、真俗圆融的思想有关,也与真幻双泯的妙悟相联。  相似文献   
9.
雨过天青     
朱秀坤 《社区》2013,(17):51-51
喜欢台湾方文山的歌词,如:“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空灵,淡雅,有离愁有合欢,全笼在江畔暮色里.有着如烟般的禅意。冲着这诗画般的情境,也就一直以为,天青色当然是下雨前的晦暗与铅灰了。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王维诗歌和绘画的分析,指出了佛教禅宗思想对王维文学艺术创作的影响,从而点明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歌、绘画作品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