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14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90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225篇
社会学   67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芮雄 《城市》2015,(6):73-75
笔者通过对天津大道路侧绿化案例的研究,归纳其绿化方式和特点,总结并提出了相似形植物构成变化段理念、波浪理念和动视觉理念,认为城市路侧绿化应突出植物自由流畅的林缘线和高低错落的林冠线,保持景观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勾画出动态与静态、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2.
空间与时间是人类立存于世的基本感知概念,而手机媒介的普遍使用正在重塑时空结构。手机媒介以其随时随地跨越时空沟通这一原始特点,一方面帮助我们形成把握世界的感觉框架,另一方面,这一"以时间消灭空间"的媒介也令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传统概念产生"内爆"。手机媒介带来空间感觉的变化、建构私人空间、便利公共空间与私秘空间的自由切换、营造虚拟空间-手机社区,本文从这四个维度探讨手机媒介是如何通过对空间结构的重塑来改变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性内容,并且又成为我们经验的一部分这一重要而持久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I)—可持续发展模式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式是对事物行为过程的摹写或可供模仿的模板 ,可持续发展社会模式是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行为的摹写与确定的标准。可持续发展模式涉及到一大类模式体系 ,但它们有其统一的基本特征———共同性、持续性和公平性 ,满足同一的要求———经济性、福利性与和谐性。可持续发展模式包括社会组织、体制制度、经济、教育、空间结构等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园林的空间结构及其美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园林内含园景、园境双层空间结构.表层是实体性园景空间,以"隐曲"为特征,呈现"流动"之态和"悠远"之感,营造耐游观的园景.深层是虚实相生的园境空间,以"空灵" 为特征,具有虚化、意化、融合的美学功能,展现出情味美、朦胧美、超越美.园景向园境的转化就是物象-气象-意象-意境间的渐次转化.表层园景营构以深层园境生成为旨归,最终要由质趣灵、象外见象,心境融合,生成意境.由此,中国园林营构中的形式规律要与审美心理规律同步一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区域空间结构的角度 ,对四川县域内城镇空间结构布局做了较为广泛的探讨 ,提出了如下看法 :四川县域城镇的空间是典型的单中心、离散的点状空间结构。正是这种空间结构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内城镇的未来空间结构发展 ,可以采取一种开放、非全覆盖的“葡萄串”走廊式发展战略 ,培育县域内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区位使之成为新的增长极 ;同时县域应主动承接大城市的辐射溢出效应 ,发挥县域在城镇体系中的结点作用 ,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6.
7.
《南方论刊》2014,(5):I0008-I0009
2013年,深圳市宝安区委区政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盘谋划,组织编制宝安综合规划,提出了全力打造“三带两心一谷”的城市空间结构主格局。三带包括西部活力海岸带、中部黄金发展带和东部生态休闲带;两心为初具规模的宝安中心区、北部空港新城;一谷即石岩科技健康绿谷。  相似文献   
8.
9.
民族地区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快旅游扶贫,必须研究旅游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产品和开展营销活动,以扩大市场份额。文章以湘西州为案例地,通过实地调查获取数据,以地理集中度指数和游客感知评价法,对湘西州旅游市场空间结构、游客行为特征与感知评价进行了分析,并在获得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村落空间是村落历史的沉淀。不同于熟人社会研究的关系取向,文章引入空间生产的视角,基于南方村落的空间图式阐释熟人社会的空间秩序。“祠堂-阳宅”的平面空间图式定义了农民自然生命升华为道德生命的日常生活路径,而“庙宇-阴宅”的纵向空间图式定义了农民应对日常生活断裂的宗教生活模式。风水的空间实践镶嵌于村落空间图式,并促进了村落空间的结构化和立体化,而村落空间结构维系了村落熟人社会的公共性。可见,熟人社会的空间秩序是空间结构生产与社会秩序生产的统一。现代性力量逐渐抽离了村落空间的历史底蕴,释放了空间权利意识,导致村落空间结构破裂与熟人社会秩序紊乱。立足村庄社会的空间治理是突破村庄空间利益困局,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