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宁宁 《东西南北》2014,(11):78-79
罗琳正在考虑换份工作,"我害怕走进我的办公室大门。"她说。罗琳在一家大学的文史研究室工作,体面高薪,假期也多。为什么要辞职。对此她解释说,这多亏了乔——她的新同事,太喜欢到处闲逛,随意对别人的工作指手画脚。罗琳说:"有一天,从早上8点到10点,她在我的办公桌旁走过了17次。几乎每次都会把脑袋凑过来,对别人的身高体重私生活,一切她都感兴趣,每个同事都受到了这样的待遇,真是让人崩溃。  相似文献   
2.
罗琳在塑造《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主要人物时表现出了哲学家的睿智,而萨特的存在主义可以对罗琳的哲学思想进行深度解读。伏地魔和哈利·波特的出生背景相似,之后却形成了迥异的性格。根据萨特的观点,出生以自在的形式存在,而品质却由自为所决定;通过选择,自为不断地否定自身,逐步形成特定的品质。伏地魔的残忍、诡秘、霸道,哈利·波特的勇敢、爱和责任心都是通过一次次的选择而逐渐定型并得到强化的。人物的选择造就了其性格品质,这恰好印证了萨特的哲学思想:存在先于本质。  相似文献   
3.
罗琳在塑造《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主要人物时表现出了哲学家的睿智,而萨特的存在主义可以对罗琳的哲学思想进行深度解读。伏地魔和哈利.波特的出生背景相似,之后却形成了迥异的性格。根据萨特的观点,出生以自在的形式存在,而品质却由自为所决定;通过选择,自为不断地否定自身,逐步形成特定的品质。伏地魔的残忍、诡秘、霸道,哈利.波特的勇敢、爱和责任心都是通过一次次的选择而逐渐定型并得到强化的。人物的选择造就了其性格品质,这恰好印证了萨特的哲学思想:存在先于本质。  相似文献   
4.
《伴侣(A版)》2014,(2):18-19
2013年11月,被媒体誉为中国版《哈利·波特》的儿童小说《费晓雾的奇幻天空》,由成都天奥金桥动漫公司改编成同名动画片,并准备投拍。该书作者袁怡芳跟J.K.罗琳一样是个普通母亲,由于8岁的女儿太叛逆,她灵机一动,创作了一部魔幻小说,把想对女儿说的道理融入到故事中。女儿被故事深深吸引,无形中改掉了许多坏习惯……  相似文献   
5.
上帝的黑板     
李曙白 《社区》2013,(35):28-28
奥塔杰是俄罗斯北方的一座小镇。镇上有一所小学,罗琳卡娅就在那所小学教书。罗琳卡娅不是当地人,她从莫斯科来,在奥塔杰小学已经快20年了。她教孩子们地理和绘画,但她更多的是给孩子们讲述奥塔杰以外的世界,讲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讲遥远的美国和古老的中国;  相似文献   
6.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是英国当代女作家J.K.罗琳的成名作。运用列维-施特劳斯的神话分析理论发现:哈利和伏地魔分别以善和恶的方式寻找各自的存在感,两人寻找存在感的方式是二元对立的。两人相反的命运结局表明:只有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才能找到存在感。从列维-施特劳斯的神话分析理论研究《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探讨当代人寻找存在感的主题,揭示了J.K.罗琳对当代人存在感的思考,拓宽了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7.
《哈利·波特》的作者,英国著名作家J·K·罗琳曾经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的一次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面对着那些即将从这所世界一流学府毕业的精英们,她极力呼吁他们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不是用于写作,而是用于同情自己不曾经受过的他人的苦难。在罗琳看来,想象一下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正在被各种各样的人生苦难煎熬、折磨,一个人,特别是一个社会精英,才会拒绝冷漠,才能够将心比心,懂得设身处地地理解和帮助他人.  相似文献   
8.
小说《布谷鸟的呼唤》的作者是罗伯特·加尔布雷思。罗伯特·加尔布雷思是英国知名作家J.K.罗琳的化名。小说《布谷鸟的呼唤》中出现了布谷鸟、天使的翅膀等大量象征。这些象征的运用,加深了读者对女主人公卢拉·兰德里这一人物形象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东西南北》2011,(2):28-31
罗琳系列幻想小说“哈利·波特”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连遭12家出版社拒绝之后,终于得以在英国布卢姆斯伯里出版社出版,但印数仅有500册。这时,任何人,包括罗琳自己也不会想到,8年后她这套总计打算写7部的系列小说,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与作文》2011,(3):10-13
诺贝尔是以马利·诺贝尔和卡罗琳·诺贝尔的第4个儿子。以马利·诺贝尔是一位发明家和工程师,1827年娶了卡罗琳。这对夫妇有8个孩子,但只有阿尔弗雷德和3个兄弟长大成人。阿尔弗雷德小的时候易生病,但与母亲关系亲密,年幼就对知识表现出活跃的好奇心。他对炸药很感兴趣,跟父亲学习了工程基本原理。其间父亲在生意上的尝试屡遭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