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4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1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德庸 《金色年华》2007,(10):24-24
我想在很多人眼里,我应该算是个名人吧。但就我自己来说,我并不喜欢把自己当名人看。第一是因为我的个性,第二是我的生活方式,都让我没什么机会去享受当一个名人。赊非迫不得已,我一定选择远离闪光灯及聚光灯的场合,大部分时间我窝在家里只和家人相处。在家里,我不是名人而是下人。老婆孩子对我的底细了如指掌,想偶尔当一下“在家名人”都会遭白眼。  相似文献   
2.
主持语: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如何来界定,栗宪庭和朱朱都不约而同地选用了一种颜色来作比喻——"灰色"。近日,两位批评家、策展人在"单向街书店"就"从地下走向聚光灯的中国当代艺术"展开了对谈。现场两代批评家各抒己见,参与者们从他们各自观点的同与不同中窥探出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与此前艺术状态之间的一致与转向。朱朱:特别感谢各位今天下午能够来到现场听我们之间的对话,栗老师是找个人非常钦佩和尊重的前辈策展人。我的尊重和钦佩有很多理由,最重要的是他一以贯之的独立性。在现实中国能一直持有某种独立的精神去进行开创性的工作是特别特别艰难的!今天在现场我同样也是一名听众,希望听他回顾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3.
2008,世界见证了中国的大喜大悲。 2009,世界聚光灯还会频繁打向中国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4.
《中文信息》2008,(1):2-2,4,5
没有比‘藏着的中国’更能妥帖地表达我们走进博物馆的感受:中国其实一直在这里,在玻璃展柜后,在聚光灯下,在汉画像的线条里,在六朝人的笑容上,在唐塑的色彩和宋瓷釉面上冰片般的裂纹中……在中国,有一千八百多个博物馆散布在各个省市,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生活的所有方面。这里所精选的一百个博物馆。展现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一百个关于古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生活的话题,带你从头打量这个富含历史的中国。[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关林 《领导文萃》2007,(4):114-119
三年前的那个晚上,当萨达姆在家乡一个地窖里被美国大兵捉住后,这个中东强人就退出政治舞台了。然而,围绕着他的生与死,各方政治力量展开博弈,又重新把他推到聚光灯下,利用这个任人摆布的木偶,谋取自己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名人名言     
《老年人》2011,(3):15-15
给猴一棵树,给虎一座山。——联想总裁柳传志的用人之道。 宽容是一种生活方式。——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宽容一词的理解 我们的职责不是去崇拜任何领袖,而是始终把聚光灯打在他们身上,看看他们有没有辜负公众的信任。——白宫记者海伦·托马斯谈记者的职责  相似文献   
7.
牛书记     
倪道军 《决策》2009,(9):35-35
一千多个席位的礼堂座无虚席。今天召开反腐倡廉大会。主席台坐着牛书记和纪委书记,明亮的聚光灯把牛书记照得满面红光,气宇轩昂。纪委书记宣布大会开始,请牛书记作重要讲话!牛书记先是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然而由于回避面前的麦克风不及时,其声音还是被扩放出来,把听众的耳膜震得生疼。  相似文献   
8.
我在2008年12月中旬的时候,采访了一个北京女孩,她叫雪静。从小就出落的亭亭玉立的她,很喜欢在聚光灯下被人关注的感觉。于是,高中毕业后,她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报考了一所普通的职业模特学校。  相似文献   
9.
牟乃红 《经营管理者》2007,(11):116-119
从艺术角度说,这个世界拒绝自然光线,哪怕一丝自然界的光亮都会抹杀原本应有的感染力,但这并不代表这个世界属于黑暗。事实上,正因为周围的黑暗,自然光线的缺失,聚光灯下的人才显得格外鲜艳。正如一束昏黄的灯光,会给雨夜的人们以无限想像。在光和影交界的地方,注定产生火花。这就是音乐剧的世界。在这个既简单又复杂的艺术里,每一位演员都全神贯注,每一位演员都精力充沛,他们以热情震撼着所有欣赏者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路小雨 《经营管理者》2013,(10):102-103
说到车展,香车美女可以说是永匾的元素,在这些之外各大展商借机推出的极品概念车更是让观展者大饱眼福。与其说车展是各大厂商向观众展示车辆的平台,倒不如说它是一场盛大的嘉年华。在这里不论我们对车的认知是否专业,你总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