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白小姐     
素萍从第一天到我家做小时工,我就很满意,以后逐步买断她的时间,直到现在全职服务。我喜欢她的原因是从没见过这样高素质的中国保姆,我以前在新加坡用的是菲佣,我认为素萍的水准比有口皆碑的菲佣高。  相似文献   
2.
胡艺华 《职业》2013,(4):90-93
职业化是每个行业都面临的问题。据调查显示,90%的公司认为,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缺乏高素质的职业化员工。一般情况下,一个员工只能发挥出自身能力的40%~50%,但如果这名员工能够受到良好的职业化素质教育,那么他就能发挥出其能力的80%~90%。  相似文献   
3.
三月底的时候, 有机会去了一趟香港.有一个景观引起了我的兴趣,就是"菲佣"聚会. 中环附近是高档写字楼、豪华酒店和店铺集中的地段, 上班时间为白领阶层所占领,节假日则成为菲律宾输港女佣们聚会的场地.街边公园环境好,人也最多;其次是写字楼下面宽敞又遮荫的空地.  相似文献   
4.
姚舜 《中外书摘》2009,(7):77-79
菲佣,似乎已成了在香港的25万多名外佣的代名词。其实,菲佣只是外佣的一部分。25万外佣已经在香港人的生活中扎下了根。  相似文献   
5.
蔡恩泽 《现代交际》2004,(11):20-21
梁凤仪 ——香港著名财经女作家、香港勤 缘媒体服务公司行政总裁 ——1949年1月17日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新会,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 ——1992年获香港市政局与香港艺术家联盟合办的作家年奖  相似文献   
6.
彭铟旎  黄何明雄 《社会》2012,32(2):199-222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跨国移民的增多,跨国母亲已经成为家庭研究和性别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香港的菲律宾家庭佣工,作为香港一个庞大的跨国母亲群体,近年来也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本文探讨香港的菲佣,作为跨国母亲,如何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沟通技术(手机和因特网)重新建构她们的母职。本文基于笔者于2010年在香港进行的定性研究获得的资料,从两个层面探讨现代化信息沟通技术与母职建构之间的关系:(1)香港的菲佣如何利用手机和因特网所带来的便利沟通为他们远在菲律宾的孩子提供情感支持和帮助;(2)香港的菲佣如何利用现代化信息沟通技术教育并指导孩子的成长与发展。通过比较信息沟通技术在香港普及前后菲佣的母职建构方式,我们发现,频繁且便利的远程通讯使得跨国母亲们能够克服地理隔绝带来的不便,为她们的孩子建构一种母亲的‘虚拟在场’。通过这种‘虚拟在场’,跨国母亲们从情感和道德两个层面履行其母亲职责。在情感层面,菲佣们利用手机和因特网传达她们对孩子的关心和问候、为生病的孩子提供情感支持、并且为孩子们解决实际的问题;在道德和教育层面,菲佣们利用现代沟通技术指导孩子的功课、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对孩子们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教导和规训,不仅重新建构了她们的母职,而且为“母职”一词提供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7.
《东西南北》2013,(16):46-47
谈到银行,大家想到的无非是存款、贷款,近几年再加个理财。可是,通过银行买飞机、请菲佣,大概是很多人没有想过的事情。这样的银行确实存在,它们的名字叫做“私人银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