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9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75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216篇
社会学   35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擅长骂人,他爱骂人,有人说他保守反动,但是他骂的许多人,要么懒,要么笨,要么人品不端。敢这样骂人的人,今天已经没有了。洋鬼子对辜鸿铭又敬又怕。他毫无顾忌地称呼他们洋鬼子  相似文献   
2.
蔡元培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学家,有着自己一系列的教育伦理观点。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他的女子教育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以及女子教育思想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蔡元培的教育方针思想作了回溯性的审视和评析 ,并给其以民初教育宗旨理论基础的准确复位 ,揭示了其与民初教育宗旨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为民国教育宗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界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 ,为改变旧北大陈腐落后之现状 ,在积极吸取国外发展高等教育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依据国情 ,构建了民主办校、学问为先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学术并进、文理通科等颇具创见、与时俱进的高教改革理论体系 ,并积极付诸实践。探讨蔡元培的高教改革理论与实践 ,对推进 2 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蔡元培的大学教育思想具有综合化、现代化、本土化和国际化等特点.本文主要研究了蔡元培大学教育思想的国际化特点,着重探讨了其大学教育国际化特点的三个方面:即学校管理体制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的国际化和经费筹措途径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6.
民国社会整体上处于崇尚斗争的党同伐异时代,不屑于党同伐异的安徽籍北京大学教授胡适与浙江籍北大校长蔡元培基于全社会的学术教育事业的良性合作,就显得有些脱离时代、不合时宜。   相似文献   
7.
8.
大学一定要以"学"为最高价值,离开了"学",大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大学所承担的使命,历来有这样两点:一是研究学问,二是造就人才。后来,根据变化了的现实,又增加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功能。但所有这些无疑都必须通过"学问"。因此,归根结底,大学所承担的最伟大使命是研究"学问",是学术事业的提倡。所以,中国大学的精神之父蔡元培说:  相似文献   
9.
1919年5月,在营救完"五四"被捕学生后,蔡元培毅然辞职北大,引起教育文化界的震动。当时各大报纸都对此进行了连续报道,其中《申报》报道尤为系统详尽,分析透彻。关于蔡辞职的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除固有的校长问题之外,还有北洋政府中安福系势力的逼迫,北大内部愈演愈烈的新旧之争,蔡元培的个人原因等。此次辞职风波亦折射出民国时期复杂的社会层面,学生运动亦朝着一个新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严复把自由的概念引入中国,他认为自由是使人的德智体三者结合,是国家富强的手段。受严复自由思想的启蒙及在欧洲留学期间受以德国为主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的熏陶,蔡元培从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开拓了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教育管理的道路,他成为这一派教育思想的最具代表性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