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孙乃兆 《金陵瞭望》2006,(14):38-38
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必须善于应用先进性教育的成果,在“建设”和“坚持”上做好文章。突出教育,坚持思想上的先进性是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的首要问题。先进性教育期间各单位在教育方式手段上的许多做法,我觉得,不论采取何种方法,将教育内容拉近被教育者很重要。  相似文献   
2.
刘晨君 《职业》2011,(9):60-60
富有代表性的口语教学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实践性和功能性直接地决定了被教育者的专业能力和未来的岗位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秦丽君  李虎斌 《职业时空》2008,4(6):113-114
关于校园文化,至今尚无统一定义。笔者认为,校园文化,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制并共享的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在内容上,它有理念文化和具体文化之分,其内涵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层次。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同样如此,具有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共有特征。同时,相对于普通院校,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又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4.
正安全生产在企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安全生产并不单是靠规章制度的约束就可以顺利进行的,而是应该通过安全文化建设,营造一种安全生产的氛围,让每个员工时时刻刻处在这种氛围中,形成安全生产的道德规范,从而去主动遵守。一、安全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从文化的形态来说,安全文化的范畴包含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和安全物态文化。安全观念文化是安全文化的精神层,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管理文化是安全文化的制度层,安全  相似文献   
5.
正网络文化的延伸与变革对我们当下的思政教育工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思政博客作为依托网络,搭载教育理念的一种全新教育平台由此而生。思政博客的构建与推广,我们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其效能,思政博客的效能直接关系到思政教育的深度与维度,鉴于当下政博客构建中存在的形式主义,低效运作等情况,我们有必要放慢前行的步伐重新审视思政博客这一新生事物,做到物尽其能,掷地有声。一、思政博客问题汇总思政博客作为顺应网络潮流的新生事物,其实时更新、交互便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学分制的逐步实行.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方式更为灵活.作为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学生干部群体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他们在学校内部的多个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干部是被管理者、被教育者,但同时也是管理者、教育者.在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形式下,应积极引导其多思考、勤实践、善工作.以身作则。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7.
夏林 《职业》2012,(15):148
校园文化是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以校园空间为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制并共享的物质精神文化系统。它通过培养和教育形成一种师生共有的观念和意识,并以这种观念和意识凝聚、鼓励师生,对提高学校品位和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社区数字化学习推开了,我明确学习任务后,把几个相关的网站告诉学员,就可以静等学员的结果了。"一位社区教育的老师曾这样说。似乎,教育已经变得如此"便捷"。尽管这不是普遍现象,但反映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学习者掌握某些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和知识,是不是教育的全部,或者说是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信息化,又称"智慧教育""数字化学习",无论是学校正规教育还是社区教育领域,时下都是热词。浩大的教育信息化工程正  相似文献   
9.
马文源 《南都学坛》2015,(2):123-124
<正>一、微时代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微时代即以微博、微信等APP为主要传播媒介,以短小精炼的篇幅作为基本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比以往的媒介更加快速、传播的内容也更加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用户可以通过网络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0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它们除了具备网络媒体的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等一般特征,与传统的媒介方式如BLOG、QQ等相比,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校园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伦珍 《南方论刊》2005,(10):46-47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涉及的因素很多,就学校内部管理而言,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正确处理学校内部学科专业协调发展、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教学中心工作与其他多项工作、党的领导与行政工作以及学校发展中规模、质量和效益之间等诸方面的关系。笔者认为,在诸多关系中,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因为在学校的各种人际关系中,教师与学生发生的关系范围最广、频率最高,因此,它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有着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