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秦川 《老友》2021,(4):7-7
陈垣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教育家,曾担任辅仁大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等职。在他教过的学生当中,许多人后来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比如陈述、姚从吾、启功等。在这些学生当中,陈垣对启功的教导可以说最为用心。陈垣比启功大32岁,两人除了师生关系外。  相似文献   
2.
北平辅仁大学作为一所私立天主教大学,在北平沦陷之后弦歌不辍,讲诵如恒,并得以发展。学校师生与日伪周旋,抗敌不屈,延续民族文化生命,抵制日伪奴化教育,因此赢得了"抗日大本营"的赞誉。  相似文献   
3.
试论北京辅仁大学的国学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京辅仁大学作为一所私立天主教大学,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办学宗旨。校长陈垣通过多种方式网罗了一大批国学名师,为学校的国学教育奠定了重要的师资基础。辅仁大学为了强化国学教育采取了一些富有特色的举措,学校因此成为当时中国国学教育的重镇,这些措施在今天的大学教育中仍不失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科学论坛》2010,(5):F0002-F0002
来新夏,浙江萧山人,1923年生于杭州。1946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历史学系,1949年在华北大学历史研究室师从范文澜教授,学习研究中国近代史。1951年春至今,  相似文献   
5.
刘宜庆 《可乐》2011,(4):34-34
1933年,启功21岁,笔下的书画文章已有佼佼之色。祖父的老世交、藏书家傅增湘拿着启功的作品,找到当时辅仁大学的校长陈垣,意在为启功找一个工作。傅增湘回来后,高兴地告诉启功:"陈校长说你写作俱佳,对你的印象不错,可以去见他。无  相似文献   
6.
周瑞金 《社区》2012,(14):13-14
一 南怀瑾先生一生行踪奇特.常情莫测。1949年初抵台湾设帐收徒,讲授中国传统经典,并任文化大学、辅仁大学、政治大学教授,先后创立“东西文化精华协会”“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十方书院”等文化机构,门生遍海岛,在台湾思想文化界影响极大。 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台湾发生“十信案”。蒋经国借机将一批党政军要人整的整,贬的贬,调的调,抓的抓,连南怀瑾先生也被怀疑为“新政学系领袖”。1985年南先生不得已“避迹出乡邦”。离开了生活36年的台湾,到美国华盛顿隐居3年,直至蒋经国逝世后的1988年秋才途经日本返抵香港定居。  相似文献   
7.
<华裔学志>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由西欧天主教人士在中国创办的面向西方的汉学杂志,至今这本杂志仍然位居当代国际汉学最重要的学术杂志之列.这份杂志发展的最初时期正值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阶段,在13年的前期历史中,尤其得益于辅仁大学一些著名学者如陈垣、沈兼士、张星烺、英千里等人的鼎力支持.<华裔学志>在其前期历史中为中西学术文化交流所做的一切,不仅具有时代意义,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华裔学志>试图继续利玛窦的传教策略,以其关注中国古老文化的"纯学术性"来获得中国知识分子的认同和支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一、文学与就业 我国高校的大部分德语专业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尝试压缩语言和文学类课程,增加"实用类"课程。对于这一观点和实践,支持和反对的人都很多。1992年主导德语专业教学调研的北外内部也对于这一方案有着争论;这一争论一直延续到今天,上外的卫茂平教授在2014年撰文呼吁加强德语文学和语言的教学。这些争论大都是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  相似文献   
9.
黄乔生 《北京纪事》2013,(7):100-103
1932年11月,鲁迅赴北平探望母亲期间,分别应北京大学、辅仁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之邀,发表了著名的“北平五讲”:在北京大学讲《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在辅仁大学讲《今春的两种感想》(以上均为11月22日),在女子文理学院讲《革命文学与遵命文学》(24日),在师范大学讲《再论“第三种人”》(27日),在中国大学讲《文艺与武力》(28日)。  相似文献   
10.
我在1956年考入北京十三中读书,到现在还十分留恋那段校园生活。北京十三中的前身,是一所教会学校——辅仁大学附属中学。辅仁附中的前身是辅仁学社,辅仁大学成立以后,辅仁学社改为辅仁大学预科学校。1920年,预科学校改为辅仁附中,原辅仁大学校长陈垣先生曾兼任该校第一任校长。校址在李广桥西街(即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