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2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6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88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227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迁徙自由的权利是基于人类固有尊严而应为人人所享有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依据的中国户籍制度在事实上将这项权利取消了。这种户籍管理制度所产生的不公平及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不容小视,所以当前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确认并设立公民的迁徙自由权利显得必要而迫切。  相似文献   
2.
南北战争后,美国南部长期面临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民贫困、农村社会发展缓慢等三农问题。上述问题与南部的种族问题相互交织,加剧了南部社会的落后与黑暗。这其中,南部黑人受害最为深重,他们被迫大规模迁徙到美国其他地区。20世纪美国有两次黑人大迁徙的高潮,到20世纪70年代有600多万南部黑人迁徙。美国南部的三农问题是黑人大迁徙的经济原因,但黑人大迁徙又反过来推动了三农问题的解决,由此可见迁徙自由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民以家庭为单位普遍选择的就近半城市化路径中,人口迁徙具有可逆性:一是从城市回流到农村的可逆性,二是从大城市回流到中小城市的可逆性。这两种可逆性勾勒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去城市两极分化”机制:类贫民窟作为物理载体仍然会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存在,但在可逆过程中,它并不会形成一个刚性的城市社会贫民阶层,进而这种可逆性成为城市社会两极分化结构中的弹性要素;特大城市也会产生,但在可逆的过程中,作为纯资源接受者的中小城市将获得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的契机,从而这种可逆性也构成了城市体系两极分化结构中的弹性要素。  相似文献   
4.
冬天来临时,人们会穿上厚厚的羽绒服,黑熊养肥了膘躲到洞里去冬眠,松鼠提前储备好了过冬的食物,燕子在秋天就迁徙到了温暖的南方。那么,小小的昆虫是如何应对寒冷的冬天的呢?大部分昆虫会留在原地过冬,不吃不动,就像睡着了一样,这种现象称为"越冬"。实际上,不吃不动只是表象,昆虫在越冬前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它们在生理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来应对严寒带来的体温下降.  相似文献   
5.
云南的纺织历史悠久,因独特的地理自然条件,很多民族保留了传统的纺织技艺,而景颇族的织锦以严谨细致的织工、庄重大气的配色、内涵丰富的花纹成为其中的典型代表。景颇族作为一个不断迁徙的民族,从古至今,他们的生活环境不断发生着变化,景颇服饰作为景颇文化的表象,就在传统与现状的交织中变幻着模样。本文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看待景颇服饰的历史变迁,试图对田野调查中发现的新变化做出艺术人类学视野的阐释。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对当代帕米尔高原塔吉克人移民搬迁的选址、批次及数量进行调研和统计的基础上,对塔吉克阿巴提镇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试图将塔吉克人搬迁后的生活场景给予客观描述,从而理解其在社会环境发生改变后,生活文化方面的适应情况。  相似文献   
7.
伴随国家城镇化发展,现代工业化进步,劳动力逐渐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至今,劳动力发展方向逐渐变化,长期形成的稳定劳动力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变更,劳动力发展专一性在市场发展新形势下出现转移,为劳动力发展拓宽全新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为城镇建设发展与市场劳动力分配带来多方面影响。本文通过对现代劳动力迁徙进行简要分析,总结劳动力市场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8.
居住在北极环境的因纽特人需要面对严寒、冰雪、极昼和极夜、生物生产力低等压力.因纽特人通过衣服、房屋和生理反应适应严寒气候;通过掌握丰富的关于冰雪、天气预报、动物迁徙的知识以及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适应冰雪环境;通过举行宗教仪式来减轻人们在极昼和极夜的精神压力;通过灵活的社会组织和扩大社会网络来适应生物生产力低,保障食物来源.  相似文献   
9.
羌人自青铜时代开始广泛活跃于我国西北地区,与华夏、西南等族群长期互动与交融,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羌人在主动或被动的迁徙过程中逐渐融入周边族群,成为今日汉、藏等多个民族的祖源之一。除战争因素外,气候环境和族群自觉等因素可能是羌人迁徙的根本内在动力。对羌人等古代族群迁徙和交融史的研究,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历史注脚。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原理出发 ,深入浅出地论证了户籍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并揭示了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性和存在问题 ,阐明了市场经济运作条件和规律对户籍改革的本质要求 ,指出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向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提出了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