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6篇
社会学   19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丽新世界》是对乌托邦神话的解构,描绘了乌托邦种种不合理的制度,通过分析作品的逃离的主题,揭示乌托邦文明的虚伪,反思人类的终极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瘟疫肆虐之时,马丁·路德等人的救灾活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宗教改革与近代医学发展之间的联系。从公职人员逃离职守到积极投入抗灾救灾,从祈祷免祸到医药治疗,从医治患者到筹建近代医疗、医学体制,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关键时刻公职人员应持何种态度,在迷信与科学、愚昧与理性之间取何种立场,在专业分工和公共利益之间如何根据情况发挥积极作用,这些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评价宗教改革时,有必要澄清仅仅把宗教改革视为宗教变革的观念,进而为反思欧洲近代体制的源头、近代医学的崛起,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乡土情结是缠绕在人们潜意识深处的对故土的眷念之情,是人类寻找心灵归属的一种心态,对故土家园及童年的回望是作家实现心灵回归的一种途径。与众多乡土作家不同,对故乡爱恨交织的情绪构成了莫言乡土情结的复杂性、矛盾性和丰富性。莫言的作品建构了独具特色的高密东北乡这一文学空间,并在创作过程中一次次完成了精神返乡之旅。乡土情结既是莫言文学创作的源起,同时也促成了其独特的创作理念和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在《都柏林人》众多作品中,《一朵浮云》是乔伊斯尤为珍爱的一篇。它生动地叙述了一个都柏林成年人被生活、家庭羁绊无力实现个人梦想的故事。通过对《一朵浮云》中小钱德勒——一个中产阶级的代表的性格和精神活动的描述,可以发现当时爱尔兰人的精神世界以各种各样的瘫痪状态存在着。他们在社会的重压之下,陷于其中不能自拔,可悲又可怜。虽然他们渴望逃离,希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但由于传统道德观念、家庭责任的束缚和内心世界的软弱犹豫,最终仍然向社会妥协了,以一种瘫痪无力的精神状态继续过着残缺不全的人生。  相似文献   
5.
从一场6死6伤的重大火灾中逃生的小连,将终生铭记4月15日这一天。第一个发现火情的他,带着妻子和几位邻居成功逃离火场.然而,他现在的压力却越来越大,因为同住一层家属楼的一对老夫妻葬身火海,他认为自己对老人的死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曹建玲 《南都学坛》2007,27(3):61-63
《寒夜》塑造了一个丰满复杂的女性曾树生形象,真切细腻地表现了她与家及家人的复杂情感。对她的先逃离家庭最后又回来,批评界多作道德、文化层面的解读,结论显然是偏颇的,应该看到这里其实隐含着更多的情感心理内容:无奈的“逃离”中蕴含着“回来”的因子,看似无情却有情;急切的回来更彰显其对亲情和真情的依恋和向往。  相似文献   
7.
门罗在《逃离》中赋予了山羊"弗洛拉"以隐喻功能,弗洛拉象征了婚姻中的女主人公卡拉。从卡拉的逃离到最终的回归,门罗笔下的山羊起着非常重要的暗示作用。山羊又有替罪羊一说,所以卡拉的逃离注定是失败的。本文就山羊的神话隐喻进行研究,解读女主人公卡拉的行为与情感变化,揭示出原型背后小说所传达的深层意义,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者门罗所描述的当代女性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心理及其女性观。  相似文献   
8.
生态女性主义提倡女性在社会和自然中保持独立自主、意识自由、多元发展,这一思潮的提出对探讨女性婚姻观具有一定的启发借鉴意义.文章以生态女性主义为切入点和落脚点,以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的经典文学作品《逃离》和中国作家萧红的经典作品《呼兰河传》为例,对中加婚姻观中的外在生态和内在生态进行了比较.其中,包括对传统观念、舆论影响、原生家庭三个外在维度和对女性性格、面对冲突两个内在维度的探讨.中加婚姻观各有可圈可点之处,但生态女性主义中所提倡的女性独立自主、理性发展应该得到重视和鼓励.  相似文献   
9.
萧红在《呼兰河传》里以回忆性的文笔叙述了呼兰河的风物习俗,不仅写出了她对故乡的回忆和怀念,也道出了她对那个时代和社会里国民的麻木不仁和自私冷漠的批判,从而成为其巅峰之作。笔者通过对胡家大孙媳妇这个人物的细致解读,以此论证即使是符合封建传统文化标准的女性也无法在封建牢笼的夹缝里生存,从另一个角度反讽封建传统文化对女性的荼毒和残害。在没有找到苦难的救赎之路时,女性只能用逃离来反抗封建传统文化所酿成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
末世文人的女性自拟心理,导致了宋玉的文学创作在选材与书写上的独具风格,即对女性的从艳羡到逃离。宋玉对女性的认同,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艳情文学始祖的地位,也给后人留下了诟病的口实。宋玉对美女的逃离实际上是追求理想的失落。在女性自拟心理影响下,这种失落散化为浓郁的伤感,强化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审美主题的自觉,并形成了中国古代文人女性化的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