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1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55篇
社会学   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来波及世界的正常化运动倡导弱智人士享有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使得弱智人士的地位有了前所未有的改观。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正常化运动从根本上并未达到其所提出的目标。隐藏在这个事实背后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以往的研究不是过分关注社会对弱智人士的排斥,忽略了弱智人士不能融入社会生活的自身原因;就是过分强调弱智人士的生理缺陷,忽略了造成弱智人士不当行为的深刻社会因素。本文尝试从建构主义的角度,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相关文献的查阅以及对弱智儿童生活的观察来说明,弱智儿童的非正常化是被社会地建构出来的,他们最终不能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正是建构的结果。并且以此为基础,反思社会工作中理念与实践的张力。  相似文献   
2.
正1976年福特竞选总统失败,卡特于1977年1月就任美国总统。1977年5月,卡特总统公开表示,要朝"同中国关系正常化的方向迈进",下决心要在其任期内实现中美建交。他认为,1978年秋冬是中美建交的"机会窗口",是阻力最小的时间段。那时国会大选后休会,反对派力量相对薄弱,很难立即组织起强有力的  相似文献   
3.
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中美关系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当前国内学界对尼克松、福特时期"中美关系解冻及正常化进程迟缓的原因","正常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及台湾问题","正常化启动、发展的影响与评价"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当前部分研究成果多侧重于这个时期政治、经济领域的宏观构建,在文化、意识形态和微观层面上仍有待进一步的深化与拓展。因此,若能以"决策"的视角并结合新近解密档案来考察整个正常化进程,尼克松、福特时期的中美关系史研究定能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日本学刊》2012,(4):2
<正>中华日本学会于2012年4月7~8日在辽宁沈阳召开会长办公会议。会议总结了学会工作,着重研究讨论了中国的日本研究界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举办相关学术活动的具体事宜。  相似文献   
5.
2009年,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后,调整了外交政策重心,在重返亚太的同时将目光投向到其"后院"拉丁美洲,并将对古巴关系作为改善美拉关系的突破口,寻求开启和古巴关系的"新开端"。本文试从美古关系正常化背景出发对美古关系走向进行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6.
1965年签署的《日韩基本条约》使历经7轮会谈、僵持14年之久的日韩邦交正常化谈判画上了句号,日韩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日韩谈判的成功离不开美国的斡旋和干涉,而在谈判的最后四年当中,时任美国驻日大使、与费正清齐名的哈佛大学教授埃德温·赖肖尔(Ed-winReischauer)在其中的秘密调停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位日本出生的美国驻日大使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跨文化  相似文献   
7.
冷战时期,美国与印度尼西亚在大部分时间里保持着密切的军事关系。1991年帝力事件后,美国政府行政部门在国会的压力下中止了对印度尼西亚的军事援助。1999年8月东帝汶公投独立后,印度尼西亚军方及其支持的民兵对东帝汶进行了攻击,美国国会对两国军事关系进一步作出限制,两国军事关系跌入低谷。“9·11”事件后,随着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及力量平衡的微妙变化,美国政府行政部门积极推动恢复两国的军事关系,在印度尼西亚有巨大利益的美国大公司和印度尼西亚政府也都积极游说美国政府行政部门和国会。这些因素促使两国军事关系实现了正常化,美国全面恢复了对印度尼西亚的军事援助。  相似文献   
8.
作为20世纪国际关系领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中美关系正常化既是本世纪国际局势和中美两国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结果,也与中美两国领导人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的政治睿智和勇气密不可分。毛泽东、尼克松、周恩来、基辛格首先打破中美关系的坚冰,奠定了中美新型关系的坚实基础。邓小平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直接参与和决策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实现了毛泽东晚年为之奋斗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9.
2007年9月25日,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旅日华人歌星陈美龄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举办慈善演唱会。 演唱会拉开帷幕后,52岁的陈美龄以纯白天使的造型登场,唱起了20多年前的成名曲《原野牧歌》:“辽阔草原,美丽山冈,群群的牛羊……”  相似文献   
10.
王俊彦 《老年世界》2007,(22):12-14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明代诗人张羽的五言绝句《咏兰花》确实抓住了兰花的特征:花朵不大,也不问是否有人赞赏,却默默地散发着幽香。正是由于兰花的这种特点,它一直被中日两国的文人墨客所钟爱。上世纪60年代,小小的兰花更是成了中日之间沟通的桥梁,一次巧妙的“兰花外交”成功地促成了两国间的重要贸易,为日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