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8篇
民族学   145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50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37篇
社会学   32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情赵灵霄是河北省的一名农民。经朋友介绍为天津市河北区一家个体户打工。这家个体户没有办理营业执照,主要经营附近居民小区住户的铝合金门窗、防护栏的制作和安装。因为是熟人介绍,赵灵霄与老板只是口头上商定了每月工资数额就上班了。  相似文献   
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政治仪式作为国家政治社会化途径之一,本身就是以国家为单元的共同体凝聚机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过程中,政治仪式作为重要形式与展开路径,以其特有的时间性、空间性、公共性、共同性特征,推动了在中华民族主权国家内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中心的记忆刻写、在场体悟、价值引导、文化信仰、情感认同、行为规范等叙事实践,多维多层次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同性内核。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时代,需要充分认识政治仪式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挖掘其承载的共同性价值,拓展其民族共同体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型的民族事务治理方式,民族互嵌式治理涵盖了空间互嵌、生活互嵌、婚姻互嵌、文化互嵌和精神互嵌5个方面。公权引导、社会助力、群众参与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了民族互嵌式治理的基本运行逻辑。形势需要、中华文化、顶层设计与族际政治整合为民族互嵌式治理的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构成了民族互嵌式治理的主要推进路径。民族互嵌式治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效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4.
敖夏 《职业》2016,(18):10-11
水逶迤而清深,山连属而秀拔。苕溪孕育了中国最早的瓷器--德清瓷,莫干山上干将莫邪的铸剑传奇传颂千年。无论是在传说里,还是在历史上,亦或是在今天,精工名匠们的传世之作和动人故事一直在德清这片土地上绵延流传着。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话语体系中,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涉及民族工作的诸多文献中,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别是在革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着复杂的内涵和丰富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两种民族主义仍暗流涌动,且表现形式日趋复杂,但由于种种原因,两种民族主义的形式和逻辑没有获得与时俱进的权威性解读。鉴于反对"三股势力"工作的艰巨性,以及在网络社会崛起背景下两种民族主义隐蔽便捷的延伸性发展,我们有必要对新时期的两种民族主义作出更为清晰的科学阐释与政策界定。  相似文献   
6.
针对激光焊接6082三明治铝合金结构,系统地研究了T型接头组织特征及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从焊缝中心区,到热影响区,最终到达母材硬度逐渐升高,焊缝中心硬度最小;不同实验条件下,焊缝到母材过程中组织变化显著,且存在各种不同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资讯     
《决策》2011,(11)
传承历史,再铸辉煌——安徽博物院简介安徽省博物馆建成于1956年,是新中国兴建的首批大型综合性博物馆之一,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毅、江泽民等先后来馆视察。毛泽东同志在此对新中国博物馆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发展源流、根本遵循、生成方式和目标导向等方面具有高度契合性。在此基础上,二者构成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发展基础、提升推进力度和提增工作效果,彰显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助推功效和独特优势;另一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集合了以物质性聚能和精神性聚能的结合为形态、以内在稳定性与外在辐射性的统一为特征、以共同目标引领与理想信念指引的兼顾为路径的支撑。二者契合互动、同向同行,共同推进中华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实现文化遗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功能的重要机制。湖北民族地区通过文化遗产“双创”推动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带动了各民族共享文化开发红利、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其成功之处在于围绕新时代文化使命、借助现代科技和重视成果宣介推动“双创”,提升文化遗产的中华文化感染力和影响力;培养引进“双创”人才,壮大新时代中华文化继承者、创新者、传播者队伍;政府重视支持,强化“双创”保障。但也存在对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挖掘不够充分和科学、利用文化遗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存在不足、文化遗产挖掘利用缺乏品牌等问题。为此,应坚持加强思想引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力度;加强对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阐释;讲好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湖北故事”;充分利用文化遗产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积极推动文化遗产融入民众日常生活;打造文化品牌,丰富中华文化符号体系内容;加强保障条件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0.
网络平台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政治传播的一个向度,全新场景下的用户与传统概念上的受众截然不同,各民族的“人”本身发生了进化、异化、云化,传播模式也由此产生了本质性位移,诸种变化和位移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和土壤。智能算法在信息推送、议程设置、于传统政治传播权力消解层面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场景进行解构与变革,使得算法日益成为引导政治传播规则、资本营销模式的重要且核心元素,而传播的算法化也需围绕网络共同体的重构、情感共同体的建构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再构层面进一步实现碎片场景、消费场景、仪式场景的融通,以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实效。智能算法时代的网络空间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场景再构的重要意义在于族群边界重建、族群集体记忆重构,甚至族群认同重塑的可能性,为政治传播主体和各民族网民提供了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场景,提供了“自上而下”与“由下而上”共同书写以“五个认同”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