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评析] 本文以朴素的文笔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老师形象,读过以后最不能让人忘怀的是老韩的个性。他的阳刚之气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无穷的魅力,而且还影响了他手下的学生们;他的外刚内柔的性格经小作者用细节一渲染,便成了学生们向之往之的甘泉;更可贵的是老韩从不高高在上,他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平等的。总之。作者能在为情造文的基础上极力捕捉老韩的个性是此文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2.
荷花飘香的烟雨江南,一直是历代中国文人的精神原乡.“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江南文化以其独具特色的儒雅与诗性,不断激发着中国文人的想象空间和创作潜能.当代散文中,能与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比肩齐名的不多,台湾作家颜元叔先生的《荷塘风起》算是一个例外.虽然两文风格迥异,相去半个多世纪,横跨海峡两岸,但就同根同族的中国传统文化而言,二者借荷塘风景所呈现的“隐逸情怀”却非常相似,犹如两朵盛开在海峡两岸传统文化殿堂中的生命之花,既遥相呼应又各自精彩,在传统文化、传统美学、心理学等多元化研究视野中彰显出两位作家既相通又不同的心灵诉求.  相似文献   
3.
双截棍,这项曾经的校园禁止项目,如今成了学校的特色课程。近日,来自北京朝阳区教委的消息,朝阳实验小学为了从小培养有阳刚之气的“爷们儿”,特为男生增设了足球、攀岩等7门“男子汉”课程。  相似文献   
4.
汉字与做人     
梁文俊 《老年世界》2008,(10):28-28
汉字充满灵性.是很有意味的一种文字。许多汉字中蕴含着人生的哲理与警示。 “人”字,最简单易写.只有两笔。一撇一捺。有人说,一撇象征男人.体现着阳刚之气:一捺代表女人.体现着阴柔之美。《说文解字》说:“人,天地之性最贵也”。“人”之所以为“天下贵”.是因为人有“灵气”.是采天地日月之精华、集阴阳五行之灵秀,并在宇宙万物亿万年的历史进化中形成之最优者也。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儒、道诗学发源于阴阳文化传统,是一种与宇宙观念紧密相关的诗学形式.一般说来,阴阳观念对中国诗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中国的诗学理论将看上去极为不同的两种文化类型相并存,即张扬阳刚之气的儒家与崇尚阴柔之美的道家构成了中国诗学传统的阴阳两极,并在整体上维护着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平衡发展;二、儒、道两家在历史史观与价值取向上截然相反,但在艺术观念方面却都是以"中和"、"和谐"为其至上的境界;三、儒、道两家在艺术上尽管都以"和谐"为上,可由于两者是在"道"的不同层面与范畴内谋求发展,所以在思想领域内又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分流.  相似文献   
6.
侗寨摔跤节     
吴景军 《民族论坛》2011,(11):58-61
在黔东南一个边远的的深山里,有一个摔跤之乡,这里自古崇尚摔跤,摔跤竞赛已根植于其传统文化、宗教信仰、民族精神之中,他们将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定为摔跤节。这个神秘村落就是贵州省黎平县双江乡四寨村——一个偏远普通的侗族村寨,因摔跤而名扬天下。这天,冲着“摔跤节”这个充满阳刚之气、力量之美的节日.我慕名前往。  相似文献   
7.
宋濂散文不但有"温柔敦厚"、"中和雅正"的阴柔之美,也有雄浑、崇高、劲健、悲慨的阳刚之气。在赞美褒扬忠义刚正之士的一些散文中,通过人物形象的描述以及议论,表现出作者的赞颂慨叹激情;文章运用排比等修饰手段,使文章呈现波接涛涌的气势。作者强烈的儒家意识的内在因素以及元未社会压抑人才的外部因素是作者阳刚风格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华裔的文化身份建构是通过男性视野和女性视野两个谱系进行的.以赵健秀和李健孙为代表的华裔男性作家致力于重塑父系英雄传统和华裔男子的阳刚之气,旨在打破美国主流社会对华裔男子"女性化"的刻板印象.作家们对男性主体及不同父子关系类型的描写揭示了不同的中西方文化内核,以及新旧移民在异质文化中所面临的困惑、矛盾和挣扎.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这些研究和思考对今后的父子关系的定位和走向,以及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现实和学术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9.
白岩松家事     
张云 《东西南北》2013,(22):32-33
在《痛并快乐着》一书中,白岩松曾经呼吁“拯救男人从当父亲开始”,这是有鉴于中国男孩欠缺阳刚之气,一则因为中国传统社会中庸当道,二则因为父亲这个“老师”也常常缺席。  相似文献   
10.
《老年世界》2013,(14):42-42
其次,要了解书法的经纬,源流和发展变化,熟悉诸家各样的风格流派。既要知尚“韵”,尚“法”的阳刚之气,又要晓尚“意”,尚“态”的阴柔之美。既要有客观上的“博”,又要有微观上的“精”。对于在书法理论上奉为圭臬的经典著作,诸如唐代孙过庭的《书谱》、宋代姜夔的(白石)《续书谱》一定要精读、必读。像张怀璀的《书断》、朱长文的《续书断》、朱和羹的《临池心解》、刘熙载的《艺概、书概》、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朱履贞的《书学捷要》、周星莲的《临池管见》、袁昂的《书评》、项穆的《书法雅言》、杨守敬的《学书迩言》等都要应该通读。古人的书学理论是经验之说,有些已是约定俗成的真理,千百年来在指导着我们今后的书法创作,仍然得益于后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