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142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67篇
社会学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对《同声千字文》中新增的《中原雅音》平声音释材料与《韵学集成》中所见《中原雅音》的平声音释材料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就其平声是否分阴阳的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认为在《雅音》的声调系统中,平声方面已经有了阴阳分化的迹象,但还没有进入到最后的完成阶段。  相似文献   
2.
道家庄子与易经精神有许多相互沟通之处,如齐物论"天籁地籁人籁"与易经八卦、天运黄帝咸池张乐与易经阴阳思想以及庄子外杂篇与易经卦象的沟通等。以通的原则来解释庄子与易经的精神,可以诠释他们的精神内涵和"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气质。  相似文献   
3.
隋唐时期,相术在社会生活中异常繁盛,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术数。隋唐相者来自各个阶层,有着不同社会背景,大致可分成职业相者和业余相者两类,他们所用相法大都以形貌、骨法为主。相术深深植根于隋唐社会的肥沃土壤,广泛应用传统的阴阳五行观念,对当时政治人物的选拔任命或谋夺政权产生了深刻又广泛的影响。阴阳五行是传统文化中朴素的唯物观和方法论,也是构建隋唐相术文化的理论内核之一。隋唐相术既蕴含有一定的科学合理内核,然亦不乏封建糟粕,唯有厘清其精华与糟粕,方能真正揭开阴阳五行和隋唐相术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4.
5.
6.
严振国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终身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经穴解剖学科创始人。如今已80岁的严教授,身强体健、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在各种会议和工作中依然可以看见他忙碌的身影。严教授的养生经验,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体动、心静、顺其自然和笔耕不辍。一、体动。闲暇的时候,严教授经常做家务,参加一些运动量小的体育活动。同时,他也关心时  相似文献   
7.
若星  晏燕 《老年人》2013,(8):12-13
母亲去世10年后,父亲也撒手人寰,摆在3个子女面前的是一道遗产继承难题。原来,母亲去世时父亲邀请亲朋作证,在子女面前立下遗嘱:自己死后将房屋变卖,所得的钱由3个子女平分。未料,在这位父亲作古后,3个儿女分割遗产的时候,女儿突然另外拿出一份遗嘱,根据这份遗嘱,父母的  相似文献   
8.
钢琴的弹奏,是一种心身合一,人器合一的生命活动。这种活动,是人的肢体在钢琴上弹奏,心灵在钢琴上倾泻,通过音乐的形式来表达。在钢琴弹奏中,演奏者随着时间的流逝,空间的流动,肢体的运动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但是,无论是何形式的表达,人与器,身与心,灵与肉,分而为二,合而为一,对立而统一。阴阳对立统一变化规律在钢琴的演奏中应注意手臂、手腕的变化,气息的变化,触键的状态和位置的变化,曲风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哲学的新方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哲学是寻根问底之学。西方传统的旧形而上学从感性中具体的东西追问到理解中抽象的东西,以普遍性概念为事物之根底。现当代的人文主义思潮不满足于以抽象概念为底而转向现实性,认为任何当前在场的现实事物乃是以隐蔽在其背后的不在场的、然而同样现实的事物为根源。前者片面尊崇理性、思维,后者则进而注重想象。西方哲学的这种转向给文艺观、历史观、语言观等等方面都带来了重大影响。中国近半个世纪以来所广为倡导的哲学有类似西方旧形而上学的模式之处。本文最后主张,新的哲学应是以想象加以沟通的精神空间。据此,作者在文末初步设想了一些新的哲学方向所需要着重研讨的哲学范畴  相似文献   
10.
包括阴阳家在内的先秦诸子应运而生于春秋末期和战国时代,这时代的精神脉息在于人们的终极眷注的重心从"命运"到"境界"或由"命"而"道"的转移.就这一点而言,已经有了相当的"境界"意识或"道"的观念的阴阳家,与还不曾达到"道"的觉悟而处在"命"或"命运"感笼罩下的数术家显然不同,但没有疑问的是,阴阳家在先秦诸予中比任何其他一家都更大程度地承受了数术家的遗产."五行"摄于"阴阳",因阴阳消长而有五行相生,也因阴阳消长而有五行相胜.由重于五行相生而有"序四时之大顺"以倡说"月令"的阴阳家,由重于五行相胜而又有主张"阴阳运"以发明"终始五德"的阴阳家.前者与数术中的"天文"、"历谱"、"五行"的因缘更深些,后者中最具典型性的则是自成一家之言的邹衍的学说."尚德"的价值取向使脱胎于数术的阴阳家不再置身于数术家,而其对于"有国者"的"若<大雅>整之于身,施及黎庶"的寄望,则使其近于儒家之学却又有别于不语"怪、力、乱、神"的孔子之道;阴阳家在老子、孔子学说出现后重新回味了数术,但对"命"的再度眷注已是在对"道"的深切瞩望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