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6篇
社会学   3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派隔阂和教派政治、列强的争夺和外部势力的插手、殖民者的"分而治之"政策、阿以冲突和巴勒斯坦问题是黎巴嫩内乱的四大历史根源.它们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步形成并发挥作用的,且呈现出积重难返的态势.要彻底结束黎巴嫩的内乱局面,只有逐步实现四个目标:教派利益服从民族国家利益;排除外部势力的恶性干扰;建立平等友好的黎叙关系;实现黎以关系正常化并最终公正地解决巴勒斯坦问题.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有两个的黎波里,一个是我们现在参观的黎巴嫩西北部港口城市,一个是利比亚首都."80年代,我们在黎巴嫩工作时,两位陪同我们参观的黎波里旧城的历史学教授向我们介绍说.从他们那里,我们知道黎巴嫩的的黎波里在地中海东部,俗称东的黎波里(今译成特里波利);而另一个的黎波里在地中海西部,俗称西的黎波里.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黎巴嫩驻华大使齐丹·萨基尔阁下5月8日来信,希望本刊能翻译、发表黎巴嫩总理哈里里先生4月28日在北京外交学院的演讲,因为总理的"这篇文章阐述了阿中关系的重要性",而本刊"在促进这种关系方面具有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4.
穆萨·萨德尔1928年出生在伊朗,1954~1957年在伊拉克求学,1959年来到黎巴嫩,成为黎巴嫩什叶派宗教和政治领袖,使什叶派进入黎巴嫩的权力中心,什叶派宗教领袖成为一种政治力量.可以说,他改变了黎巴嫩什叶派,也改变了黎巴嫩.  相似文献   
5.
人物     
《决策》2005,(3):7-7
黎巴嫩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的传奇人物,拥有几十亿美元身价,号称黎巴嫩的头号号“红顶商人”。哈里里分别在1992年10月、1995年5月、1996年10月、2000年10月和2003年4月五次出任政府总理。2005年2月14日,在贝鲁特遇刺身亡。在内有教派和政党林立,外有强领虎视和监控的黎巴嫩,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期以来,黎巴嫩什叶派政治认同历经变化与反复,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什叶派从黎巴嫩政治边缘到中心的转变过程中,阿拉伯民族认同、泛伊斯兰宗教认同、黎巴嫩国家认同和自身认同彼此共存,互相影响。总体上而言,黎巴嫩国家认同居于优势,是一切政治认同的最终落脚点。  相似文献   
7.
美国于2003年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对中东地区政治制度产生了深刻影响,一些中东国家或政权的政治结构和政治力量对比因此出现了重大变化。其中,尤以伊拉克、黎巴嫩、巴勒斯坦的变化最为显著,它们按照政党制、议会制、选举制的模式各自进行了政治制度变革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尚不成熟。从西方引进的民主制度无疑改变了这些国家或政权的政治生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是治本良药,中东地区的问题需依靠地区自身来解决。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长期处于政治边缘地位的黎巴嫩什叶派,经过内战后十几年的发展,逐渐成为黎巴嫩政坛举足轻重的力量。其政治崛起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内战结束到2000年以色列撤军;2000年至2005年拉非克.哈里里遇刺;2005年至今。内战后黎巴嫩什叶派的政治发展大致体现出以下特点:什叶派政党真主党和阿迈勒运动成为黎巴嫩什叶派的政治代表;什叶派的政治发展受外部势力影响较大;宗教学者继续在什叶派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什叶派的政治发展还将受到教派分权制度、真主党的政治表现及国际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
黎巴嫩政治中的什叶派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巴嫩的民族构成较为单一 ,但宗教结构却非常复杂 ,宗教是黎巴嫩政治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因素。自 2 0世纪 70年代始 ,伊斯兰教什叶派成为黎巴嫩国内诸派别中人数最多的派别。以阿迈勒运动和真主党为代表的什叶派力量不满足于长期以来的少数派地位 ,积极参与政治 ,加之它们同叙利亚、伊朗、以色列等邻国的复杂关系 ,什叶派成为影响黎巴嫩国内政治以及中东地区政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2003年美国入侵以来,伊拉克的形势可以概括为四化,即越南化:美国陷入在第三世界长期战争的泥沼;黎巴嫩化:统一主权国家走向解体;波黑化:大规模的种族清洗;阿富汗化:成为伊斯兰国际极端力量反美的重要基地。四化反映了美国对第三世界外交的连续性以及第三世界民族国家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