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4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96篇
民族学   16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05篇
丛书文集   265篇
理论方法论   210篇
综合类   702篇
社会学   322篇
统计学   6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analytical leverage gained from considering the entire college pipeline—including the application, admission and graduation stages—in examining the economic position of various groups upon labor market entry. The findings, based on data from three elite universities in Israel, reveal that the process that shapes economic inequality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and immigrant groups is not necessarily cumulative. Field of study stratification does not expand systematically from stage to stage and the position of groups on the field of study hierarchy at each stage is not entirely explained by academic preparation. Differential selection and attrition processes, as well as ambition and aspirations, also shape the position of ethnic groups in the earnings hierarchy and generate a non-cumulative patter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a cross-sectional assessment of field of study inequality at the graduation stage can generate misleading conclusions about group-based economic inequality among workers with a bachelor’s degree.  相似文献   
2.
民族互嵌社区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空间场域延展的实践形态,是对“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这一时代命题的现实阐释。现代城市社区功能的集聚和细化为民族互嵌的再造及重释提供了场域空间,由于民族互嵌社区具有公共性、聚合性和互动性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了立体化嵌套结构,催生出精准互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愿景”:理论层面,要深刻把握民族互嵌社区精准治理的目标向度、方法向度、内容向度;实践层面,要精准识别民族互嵌社区的场域情境,以智能技术描绘民族互嵌过程的“全景图”和“晴雨表”,通过社区制度体系的精准供给,提升民族互嵌社区精准治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3.
Diane Stone 《Globalizations》2019,16(7):1128-1144
ABSTRACT

The ‘policy entrepreneur’ concept arises from the Multiple Streams’ theory of agenda setting in Policy Studies. Through conceptual stretching’, the concept is extended to global policy dynamics. Unlike ‘advocacy networks’ and ‘norm entrepreneurs’, the discussion addresses the strategies of ‘insider’ or ‘near-governmental’ non-state actors. The analysis advances the policy entrepreneur concept in three directions. First, the discussion develops the transnational dimensions of this activity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 Second, rather than focusing on charismatic individuals, the discussion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organizational resources and reputations for policy entrepreneurship and access into international policy communities. Organizations maintain momentum behind policy solutions and pressures for change over the long term when individuals retire or depart for other positions. Third, the discussion outlines four distinct entrepreneur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that both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cultivate and deploy to enhance their power and persuasion in global policy processes and politics.  相似文献   
4.
民族记忆既是传承民族文化基因的载体,也是彰显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文化表征。民族记忆作为延续民族历史和文化基因的内在根基,通过传承民族历史文化、建构民族身份、塑造民族形象等形式传承和彰显民族文化基因的内在特征。以瑶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瑶族民族记忆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基因,并阐释其内在的价值与意义,对培育和铸牢我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Book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Joan Dunayer, Animal Equality: Language and Liberation  相似文献   
6.
福建宁德畲族(聚居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宁德畲族文化作为中华畲族文化的主源头之一,在团结与凝聚当地和国内外的畲族同胞,增进人们对畲族历史文化和现实了解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纽带作用,它与聚居区内景色秀丽的山水风光相映成趣,具有潜力巨大的旅游价值与产业价值。但近期以来,该地畲族传统文化也面临着逐渐失传的现实危机。抓紧实施抢救与发展畲族文化遗产系统工程的各项具体工作,对于继承畲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地方自然生态、文化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北美独立战争结束以来,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其中保护主义始终贯穿于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之中.虽然自由贸易有时偶占上风,但这种所谓的自由贸易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是美国打着"互惠、公平、非歧视"的幌子,欲抢占别国市场.为了实现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最大化,美国总是将贸易保护政策奉为圭臬,这一政策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年代初,苏维埃俄国在国内战争结束后,进入恢复建设时期,但经济发展却面临着严重的主体动力危机,其重要原因在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缺乏对劳动群众的利益关怀。对危机的反思使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党实现了经济发展动力问题上的利益转向,实行了新经济政策,从而通过以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心、以利益的驱动和引导为特征的经济发展动力机制和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措施,使苏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18世纪后期,英国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对我国西藏实行以建立直接交往关系为主的渗透政策。由于喜玛拉雅地区各国在历史上同我国西藏形成的密切关系及其在地缘政治上的屏障作用,英国在这一地区的扩张活动同它建立印藏直接交往的尝试一样,都是其对藏渗透政策的组成部分。英国在廓尔喀侵藏战争中的卑劣表演最终导致了其对藏渗透政策的彻底破产。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蔡元培的教育方针思想作了回溯性的审视和评析 ,并给其以民初教育宗旨理论基础的准确复位 ,揭示了其与民初教育宗旨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为民国教育宗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