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牌名、原产国、价格对感知质量与购买意向的暗示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恰当的品牌名是最重要的营销决策之一.发展中市场的企业都面临选取西化品牌名还是本土品牌名的问题,因为他们不清楚哪一个更能赢得消费者的偏好.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设计,检验了品牌名、原产国、价格对感知质量和购买意向的暗示作用.研究发现,原产国和价格对消费者的感知质量和购买意向均有显著影响,品牌名只对感知质量有影响,对购买意向影响不显著.品牌名和原产国、原产国和价格、品牌名和价格对感知质量和购买意向无交互作用,但三者对感知质量产生显著交互作用.西化品牌名对感知质量有正面影响,但对购买意向的影响不显著.文章讨论了研究结论的管理内涵.泛滥地取西化品牌名已让消费者感到困惑,他们怀疑西化的品牌名是否真的来自西方.在华外国品牌需要注意三点.第一,定期扫描市场以便弄清它们的品牌是否因当地品牌的模仿而被稀释,相似的品牌名、标识、广告均能稀释品牌形象.第二,取一个听似中国化的品牌名但借助营销传播强调其来源国是一个有效的战略.第三,当延伸到低端品牌时务必谨慎,因为价格水平对感知质量有正面影响.对于本土品牌而言,通过取个西化品牌名来模仿外国品牌的作法已不足以引起消费者正面反应.价格档次比取个西化品牌名更有助于改善本土品牌的形象,因为消费者将高价与高质量联系在一起.论文最后提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The current study evaluated whether training intraverbal naming would be sufficient to establish visual-visual matching-to-sample (MTS) performances in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first experiment, we used a multiple-probe design across stimulus sets to assess whether six participants could match arbitrary visual stimuli (AB) after learning to tact their two experimentally defined classes (A’ and B’) and then intraverbally relate their names (i.e., “A’ goes with B’”). All participants matched the stimuli accurately after training, as well as emitted the trained intraverbals. In the second experiment, we used a multiple baseline design across four participants to assess whether the same training would produce bi-directional intraverbals in the form of “B’ goes with A’,” and MTS performance consistent with symmetry (BA). All participants responded accurately during matching and intraverbal tests. Across both experiments, participants stated the trained intraverbals while performing the matching task. Results showed that MTS performance can be established solely by verbal behavior training.  相似文献   
3.
地名是复杂的社会现象,不但历史悠久、数量庞大,而且与各种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壮语地名是用壮族人的思维方式命名、体现壮族文化内涵的地名。从壮语地名命名的分类上,可以窥见壮族地名命名的特点及文化内涵,揭示出壮族文化的原生性。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雁塔题名"的历史缘由及其特殊含义,讨论了雁塔进士题名的起始时间、雁塔进士题名石刻、"雁塔题名"帖的著录和今存"雁塔题名"残帖。分析认为,雁塔进士题名应当起源于张莒,"雁塔题名"石刻和"雁塔题名"主要是唐代的游观题名,进士题名是极少的。  相似文献   
5.
<辽史·地理志>向来以其粗疏为学者们所诟病,故前贤考证、订补的论著甚多.而笔者在阅读中发现其对辽代的建置有很丰富的地名渊源解释且有一定规律可寻,可据其从整体上探考辽代地名的命名方式及特点.这一课题尚无人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从辽代地名通名、辽代地名专名、辽代的侨置与沿袭地名、辽代的美愿地名与重复地名四个方面对这个课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武威雷台东汉墓出土之铜马,既不是文学作品和史籍上曾被描述过的某一匹马,也不是历史上某个名人乘骑过的某一匹马;既不能把册籍中赞誉某匹马的称谓移植到武威铜马的身上,更没有理由为其贴上任何一种毛色;它足下的飞鸟仅起底座的作用;不是确指意义上的某种鸟,而是泛指意义上一切疾飞的鸟.将其命名为"铜天马"最相宜.  相似文献   
7.
The Analysis of Verbal Behavior - Naming consists of tacting an object and selecting it upon hearing its name as a result of emergence. After acquiring naming, children learn object–name...  相似文献   
8.
刘丹  陈一 《北方论丛》2014,(5):50-53
"最美+X"是表示正面极度评价义的新兴构式,其产生、流行以一定的社会心理和语言动态发展为客观基础,也有表达说话人认识、评价的主观性动因。该构式的生成机制是距离象似动因下的概念黏合化;"最美"固化倾向明显,其作用和意义趋向于区别词。"最美+X"作为新兴命名性构式,体现了当今社会人们新的审美标准和道德评判观念。  相似文献   
9.
"第三代诗"分为"口语写作"与"后朦胧诗"两种诗潮,通过对"第三代诗"的命名及"口语写作"的话语特征的考察,"口语写作"表现为对"朦胧诗"抒情语言的解构、用"语感"写作替代"语义"写作。"口语写作"与80年代消费文化思潮相关,它构成20世纪80年代重要的文化消费景观之一。  相似文献   
10.
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新出应公鼎,其铭文有重新释读的必要,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可促使今人对周人是否行日名之制、周代宗统君统之关系等问题的深入思考.该器铭文的"籫"字,属祭祀动词,其义或与进献稻粱祭祀祖神相关."珷帝日丁"是指周武王.武王以日名为称,纯属个别现象,既不能说明应国始终行日名之制,更无法证明姬周王室有类似习俗.综观文献及相关铜器铭文资料,西周及春秋时期并无后世礼家所谓的"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之礼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