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2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1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动人口城市化进程中的制度性障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丰 《学术探索》2004,(11):58-61
流动人口作为游离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 ,由于存在户籍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性障碍 ,使其难以融入城市。但在我国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 ,流动人口逐渐转变为城市人口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政府对户籍等制度采取渐进式改革 ,强化社会管理职能以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是一个当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浅析《物权法》中的预告登记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在我国《物权法》中首次以国家立法的形式确立下来,这对于保障债权人的权利、维护交易安全、维护市场信用具有重要作用。经预告登记后的这种物权变动请求权不是一种物权,仍属于一种特殊的债权。  相似文献   
3.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按照《物权法》的规定,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变我国当前不动产“多头登记”的现状,有利于界定不动产归属,维护交易安全。总则部分关于登记范围的规定遗漏了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这三种重要的权利,且没有在全国范围内确定唯一的不动产登记机构,故没有真正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不动产统一登记;暂行条例首次规定了不动产登记薄的设置、保管、查阅等内容,但是依然欠缺登记簿法律效力的规定,没有彻底地贯彻物权公示公信原则;登记程序亦没有和《物权法》的程序性规定实现有效整合。登记机构对于登记申请的审查义务的规定明确、具体,在明晰审查义务的基础上,援引《物权法》的规定确定登记错误时登记机构的赔偿责任,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4.
教师资格注册制度已呈现出全国性常态化发展趋向。分析该制度提出的社会背景和政策背景,论述其实施的有效性,阐明其在贯彻中会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笔者对该政策的见解,对于坚持和完善“教师资格注册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历证书电子注册与学籍管理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子注册制度不仅是对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管理办法的重大改革,也是促进高校学籍管理改革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学籍学历管理的新情况,从本校实施电子注册制度的具体实践出发,认真探讨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的新特点和新问题,以谋求进一步改进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自物权行为理论创立以来,该理论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文章以我国城市房地产转让登记制度是否承认了物权行为理论的分析为基础,探讨物权行为理论的制度价值和逻辑价值,并进而研究我国物权法应否承认物权行为理论。  相似文献   
7.
户籍迁移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福建省2007年有关人口数据,选取户籍迁移和区域经济发展等指标,对户籍迁移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分析其中不同类型户籍迁移人口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作用的差异。研究发现,户籍迁入对区域经济发展呈正相关,省内迁入作用显著于省外迁入,而省外迁出产生的资金回流对流出地的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立法一举废除了仪式婚,改采登记婚。但由于民间传统习俗的影响和一些人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仪式婚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仪式婚的形成与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因素,因此,我国司法实践中对待仪式婚效力的态度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但在目前形势下,对仪式婚进行法律保护仍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其合理方法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婚姻法律制度,即在某种情况下将仪式婚纳入法律轨道,实行婚姻法上的"一法二制"。  相似文献   
9.
李若建 《南方人口》2003,18(4):6-12
论文根据外来人口的基本特征,提出这一人口群体在户籍制度改革进程中可能产生的一些问题,及这些问题对计划生育工作可能的影响,建议有关职能部门对一些可能发生的情况要有足够的准备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论二元户籍制度在中国的生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二元户籍制度的构建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制度初建阶段、法制建设阶段和制度完善阶段。大量研究成果表明,二元户籍制度在中国的生成是经济、社会、政治及意识形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政府最高决策层在制度选择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并深刻影响了近三十年来的户籍制度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