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3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45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327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2004—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使用系统GMM估计、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务及金融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务与金融发展水平三者之间存在动态耦合关系.在地方政府融资能力受到约束的情况下,影子银行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多元的融资方式,在增加政府融资能力的同时提升了政府债务水平;而地方政府债务需求显著推动了影子银行规模的快速发展.同时,影子银行过度扩张危害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降低金融发展水平,继而使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受到约束.但金融发展并不能有效约束影子银行规模,原因在于,政府融资需求是影子银行的主要动力,若不能控制地方政府的借贷行为则无法从源头解决问题.监管机构在去杠杆的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影子银行与地方政府债务、金融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如此才能够实现预期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银行业规制性进入壁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业规制性进入壁垒是影响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银行机构市场行为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我国银行业绩效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对银行业进入规制进行改革,降低规制性进入壁垒,确保银行业进入规制的科学与适度,是进一步深化我国银行业改革,提高银行业整体绩效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Many recent institutional reforms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have reli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an explicit scheme of deposit insurance. This instrument aims at two main targets, contributing to systemic stability and protecting depositors. However, it may also affect the interest rate spread in the banking system, which can be viewed as an indicator of either inefficiency or market power in this financial segment. This paper provide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 of deposit insurance and other institutional and economic variables on bank interest rates across countries. We find that deposit insurance increases the lending–deposit spread in banking. The main effect seems to arise not from the deposit side though, but from an increase in the lending rate. We interpret this result as evidence of the presence of moral hazard problems related to this instrument. We also find that higher quality of institutions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spreads, thus contributing to eroding sources of market power in the banking sector.  相似文献   
4.
信贷资产质量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命脉 ,如何优化信贷资产 ,尤其是盘活存量资产 ,化解金融风险 ,是金融界乃至整个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 ,也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以商业银行现行实际为切实点 ,在浅析不良资产的成因和盘活存量资产中的难点问题的同时 ,提出了活化存量信贷资产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存款保险制度下商业银行之间的博弈分析证明:一国的市场纪律约束、监管手段与水平都影响着存款保险的实施效果,良好的监管制度有利于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积极效应发挥,否则,可能给金融体系带来更大的风险。由于我国监管制度不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匮乏,银行经营不透明,造成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道德风险难以控制,所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我国的监管制度和提高我国监管水平、政策执行能力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实证比较与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实证比较分析发现,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对银行贷款的违约率、贷款损失和损失率的预测结果的差异性较大;但信用监测模型和信用风险附加法所预测的经济资本配置比例不仅符合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贷款经济资本的要求,也略大于实际应该配置的比例,实证表明了它们对度量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组合的信用风险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此外,本文也充分验证了借款人信用等级的不同,银行贷款经济资本配置的比例会有显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基于UTAUT模型,引入感知风险、替代软件等2个变量进行修正,构建农信社手机银行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Bootstrap中介检验、多群组分析等方法对福建省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感知易用性显著正向影响农信社手机银行使用意愿;感知风险和替代软件显著负向影响农信社手机银行使用意愿;社会影响对农信社手机银行使用意愿影响不显著。(2)便利条件和使用意愿显著正向影响农信社手机银行使用行为;农信社手机银行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便利条件、替代软件、感知风险、感知易用性。(3)教育在感知易用性对农信社手机银行使用意愿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据此提出,应进一步增强操作的便利性以优化业务办理效率,增强信息的安全性以降低软件使用风险,增强软件的特色性以降低软件可替代性,增强软件的易用性以优化便捷使用体验,从而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供给,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国际化背景下金融机构之间竞争的日益加剧,为取得竞争优势与市场占有率,我国的各类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形成了多元化金融集团。这种多元化的金融集团是以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存在的,有利于各类控股子公司共享资源、降低成本、增强整体竞争力。但金融控股公司由于控制金融资源过多,对整体社会经济的影响力过强,其发生系统风险的危害性也比较大。如何实现对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风险监控,让金融控股公司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环境下健康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周闯洋 《学术探索》2014,(10):57-60
金融信息化是随着西方金融发展趋势递进的,同时又是在金融业和信息技术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的.目前跨国经营和混业经营成为发达国家金融业的主流模式,信息化已成为影响现代金融发展的核心要素,成为欧美金融业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介绍了欧美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通过对比我国金融信息化的现状,提出我国要借鉴发达国家银行业信息化的经验,同时结合自身优点及特点,提升我国银行业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面临的主要风险。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程度的加深,银行业的信用风险有日益加剧的倾向。在国际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日趋量化、系统化、信息化、动态化、综合化和法制化的新趋势下,我国很有必要从中汲取先进经验,开发出适用于我国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并着力于拓宽征信渠道、健全信用管理机构、构建商业银行对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及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