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80篇
社会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刍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针对教师队伍现状,瞄准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方向,抓紧创建自己的专业特色,以加强优良教风、学风建设为基础,以提高年轻教师教学能力为重点,以加强教师与地方企业科技合作为方向进行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对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发展的历史回顾及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学风,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贯坚持的原则。我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是在党的光辉历程中,在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发扬光大。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既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党的建设工作客观实际的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浪漫是湖南现代话剧作家创作的一大风格,该风格的产生与湖湘地域文化有着紧密的关联。在奇山秀水以及浓厚巫傩风尚的滋养与孕育下,湖南现代话剧作家或将丰富想象力投注于作品,通过非常态情节的叙述令其呈现出浓郁的传奇色彩;或借助爱情故事和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痴情男女形象的描绘,表达崇情尚性的情爱观。受时代风气的影响,湖南现代话剧作家笔下的浪漫还表现出集融地域文化与时代风雨的别样形貌特征,如直白抒发情爱欲望,表现主体精神自由“灵”与社会现实“肉”间的分裂与矛盾等。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中华民族精神面临着巨大挑战。大学生应正确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内涵,正确认识全球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矛盾,掌握判断民族精神的标准,理性地做出适应全球化的21世纪中华民族精神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是一个随着时代变迁不断扬弃自身的多维动态体系.本文从论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互动共生关系入手,指出当代民族精神建构之必要性与基本维度:时代性与传统性高度统一、科学性与开放性相互融通.从而确立了当代中国需要建构的是一种融汇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于一体的民族精神.两者共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6.
钱穆认为,文化是大群的生活,历史即全部的人生,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固有的价值观念和历史传统,是维系和推动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活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包括人文精神、融合精神、历史精神,而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干与核心。钱穆向往儒家的精神境界,毕生奉持的也是儒家的立身原则。钱穆一生都具有强烈的文化危机感和高度的文化责任感。面对西方文化的全面冲击,他坚决反对西化论的一味洋化、菲薄固有的偏激之论,提倡怀抱“温情”与“敬意”去体悟历史传统中内在的精神价值,显发我们民族绵延不绝的“文化慧命”。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社会思潮呈现多样化、结构失衡、总体发展混乱和无序等新特点。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的文化自觉而作出的一大战略举措,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意志。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标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
Intensive and violent intergroup conflicts that rage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are real. These conflicts center over disagreements focusing on contradictory goals and interests in different domains and must be addressed in conflict resolution.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disagreements could potentially be resolved if not the powerful socio-psychological barriers which fuel and maintain the conflicts. These barriers inhibit and impede progress towards peaceful settlement of the conflict. They stand as major obstacles to begin the negotiation, to continue the negotiation, to achieve an agreement and later to engage in a process of reconciliation. These barriers are found among both leaders and society members that are involved in vicious, violent and protracted intergroup conflicts. They pertain to the integrated operation of cognitive, emotional and motivational processes, combined with a pre-existing repertoire of rigid supporting beliefs, world views and emotions that result in selective, biased and distorte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is processing obstructs and inhibits the penetration of new information that can potentially contribute to facilitating progress in the peace-making process. The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nature of the socio-psychological barriers and proposes preliminary ideas of how to overcome them. These ideas focus on the unfreezing process which eventually may lead to cessation of adherence to the repertoire that supports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conflict, its evaluation and arousal of the readiness to entertain of alternative beliefs that support peace making.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在新形势下经常出现不良医德医风的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 ,并分析了搞好医德医风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晚明“山人”与晚明士风——以陈眉公为主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明“山人”与传统“山人”已有了本质区别,其“山人习气”在晚明就颇受物议,故此明末清初的大多数文人都不愿直称负有清望的陈眉公为“山人”,但陈眉公的“山人”身份却是毋庸讳言的。不仅如此,他事实上还是晚明“山人”中的领袖人物,是晚明“山人”“竞述”的对象。但陈眉公毕竟又与普通“山人”有诸多不同之处:陈眉公的生活方式虽然亦游亦隐,但以“隐”为主,其“游”也非主动出游;陈眉公主动捐弃诸生而为“山人”,与一般诸生被迫放弃举业而成为“山人”略有不同;陈眉公的安贫乐道的处世态度、淡薄名利的价值观在晚明“山人”中也是颇有独特性的。作为个体的陈眉公与作为群体的晚明“山人”同而不同,“不同”是陈眉公在晚明享高名的根由,而“同”则使他在清乾隆朝以后备遭恶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