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既立足于中国国情又紧跟世界现代化的历史潮流,既超越了西方发展观的偏差又突破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传统模式,实现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全面协调发展的统一;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旗帜。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编程中两个典型的例题做了较大的有意义的改进,同时也阐述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  相似文献   
3.
施特劳斯与科耶夫关于《论僭政》的争论在20世纪西方思想史上具有非凡的思想意义和政治意义。科耶夫相信哲学就其本性而言具有历史性质,哲人必须通过实现政治性的普遍同质国家才能获得最终的理论真理;施特劳斯坚持古典的哲学理解,反对历史主义和彻底的哲学启蒙。施特劳斯与科耶夫的争论从表面上看是关于哲学与政治关系的争论,从根本上说,这场争论的核心问题是古今思想关于真理观和存在论的分歧。  相似文献   
4.
王芝皓等 《统计研究》2021,38(7):127-139
在实际数据分析中经常会遇到零膨胀计数数据作为响应变量与函数型随机变量和随机向量作为预测变量相关联。本文考虑函数型部分变系数零膨胀模型 (FPVCZIM),模型中无穷维的斜率函数用函数型主成分基逼近,系数函数用B-样条进行拟合。通过EM 算法得到估计量,讨论其理论性质,在一些正则条件下获得了斜率函数和系数函数估计量的收敛速度。有限样本的Monte Carlo 模拟研究和真实数据分析被用来解释本文提出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身违法原则在美国反托拉斯法的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经常被论及并被应用,本文在分析本身违法原则缺陷的基础上,指出本身违法原则应被合理原则吸收以及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原则对立的二元分析模式逐步转化为不同层次合理分析的一元序列分析模式的趋势。最后指出我国反垄断司法应更多地运用合理原则,逐步摈弃本身违法原则。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能力递进——交互培养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并赋予跨文化能力以新的内涵。跨文化能力递进-交互培养模式是在现有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全球化语境对跨文化能力的新要求而提出的,以期为跨文化能力培养提供可供参考的实践模型。该模式以跨文化人格为培养目标,将知识、动机、技能、语境和效果五要素纳入其中,以全球化为语境,按照知识习得、动机培养、技能训练逐层递进的方式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能力,注重交际双方的交流互动在实现交际效果和培养跨文化能力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皮康圣对皮肤病原性真菌离体培养抑菌试验和对无皮肤病犬猫人工接种病原性真菌模型的治疗试验,其结果表明:复方中药擦酊──皮康圣对离体培养的犬猫皮肤病原性真菌有较强的抑制杀灭作用。对人工感染犬猫癣病模型的治疗效果极其明显。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的词类活用不单单是一种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段,而是对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方式、目的的继承,是现代汉语丰富词汇意义、增添新鲜语义内容的重要手段,是现代汉语丰富词语的语法意义拓展词语使用空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莫里哀是最早被引进和最受欢迎的西方古典戏剧家之一,但是真正形成对他的研究高潮还是在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年代。此前的研究多半是以历史的社会学的批评方法,着重研究莫里哀作品的社会历史价值,强调其战斗性。1978年以来,中国的莫里哀研究不仅成果超前,而且逐步深入,论者对有关的一些重要问题,诸如莫里哀是反封建的战士还是表现路易十四时代主流意识的戏剧家?莫里哀是古典主义作家还是现实主义作家?如何看待莫里哀喜剧中的悲剧因素?如何认识莫里哀作品中的所谓"扁形人物"?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但是研究方法单一,研究力度不够,研究对象过于集中,以至少有突破性的成果。近年来出现研究方法多元化的趋势,有利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Using dyadic, clinical data from 104 couples in committed relationship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through perceived partner attachment behaviors—accessibility, responsiveness, and engagement—for both men and women. We found that one's satisfac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was the lens through which they viewed their partner's attachment behaviors and—women's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was the lens through which her male partner viewed her attachment behaviors. Finally, women's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both individuals' depression through her perceived partner's accessibility, responsiveness, and engagement. The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are important because they provide clinically relevant and mutable constructs in which clinicians can intervene at an attachment level in distressed marriages with depressed partn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