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统计学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4月23日,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经报请国务院批准,发改委已于4月17日下午组织召开了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这标志着"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发改委还同时公布了25个事关全局的重大课题,拟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组织社会力量开展研究。这25个课题含宏观经济、教育、农业、房地产、国企改革、环境治理、金融、财政、对外开放等经济社会领域。  相似文献   
2.
《徽州社会科学》2006,(2):44-44
——经济实力上大台阶。主要经济总量指标增速超全省平均水平,主要人均指标进入全省前列。到2010年,全市生产部值达300亿元,年均增长14%,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番半以上;财政收入25亿元.年均增长15%: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0亿元,其中入境客突破100万人次,创汇2.5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人均指标在统计指标体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是一个衡量和比较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该指标的计算虽然简单,但由于作为分母的人口数有不同的范围和口径,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等。究竟应用哪一个口径的人口数,目前,各地在人均指标计算中存在一些问题。 常住人口的概念在历次人口普查中都是作为普查对象定义的,并为取得高质量的人口普查数据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前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各级政府、各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运用人口数据时,常常拿本地的户籍人口(公安部门提供的人口统计数据)作为人口指标加以运用。由于…  相似文献   
4.
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创造了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奇迹,但是伴随我国区域竞争格局的形成,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已遭受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人均指标明显滞后。近10年来,广东人均GDP年均增速在  相似文献   
5.
在现实生活中,公众很有可能对官方公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人均工资之类的指标数据不以为然,认为这些指标具有偏高的倾向。抛开统计误差和统计口径的影响,对人均指标产生歧义的主要原因在于收入分配是一种偏态的分布,随着影响贫富差异的因素增多,偏态呈日益严重的态势。同时收入分布中存在着异常极端的离群值,也会导致收入平均值的不正常上升。  相似文献   
6.
声音     
《四川省情》2005,(7):37-37
农业税免征后出现新问题为了全面落实中央[2005」1号文件精神,四川省决定从2005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免征农业税,这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但是,免征农业税在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特别是给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亟需各级政府积极探索破解。人地矛盾纠纷增多。农民种田实现了“零负担”,许多地方都掀起了一轮“要地热”,部分农户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新的人地纠纷。这当中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返乡要地的现象最为普遍。农村土地二轮承包的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7.
学界对于主权国家综合国力的衡量投入了相当的精力。本文通过对综合国力概念的辨析,认为综合国力研究需要明确它背后依托的理念,从而为每个指标是否被选入提供理论上一致的依据。此外还要分清综合国力衡量与解释这两个不同的问题,避免把作为原因的要素列入综合国力指标体系。由于综合国力衡量是为了帮助人们认识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能够发挥多大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在综合国力指标体系中不应有人均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学评价新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投入人力”、“标准科研经费”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确定在大学评价中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权重。并建立了总量指标与人均指标 ,分别排名 ,然后再把二者综合起来 ,得到统一的大学评价排名  相似文献   
9.
张洁海 《劳动者》2006,(2):15-16
这两年,尽管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的人均指标依然排在世界水平的后面,还有很多人没有摆脱贫困,可是,“盛世”的呼声早已此起彼伏。虽然我们在有些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尤其是中国的一些大城市的基础建设已让一些发达国家望尘莫及,但是,真正的发达国家到底是什么样呢?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