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7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0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80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围绕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人们提出了许多方案。这些方案的实施对我国公司法上的小股东利益保护、公司治理及发起人股份转让限制制度提出了严峻挑战。我国公司法必须从建立系统的小股东利益保护法律制度、包括约束内部人控制和公司机关更迭衔接制度在内的公司治理制度和放宽发起人股份转让限制条件三个方面予以完善,才能应对挑战和保障国有股减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有企业改制中公司治理方面出现的问题的分析,从养老保险基金参与对公司治理方面进行探讨,提出改进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现实政策选择,这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有利于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有企业改制中公司治理方面出现的问题的分析 ,从养老保险基金参与对公司治理方面进行探讨 ,提出改进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现实政策选择 ,这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有利于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在国有股自由交易过程中,由于法人机构与战略投资者有时违背"公平"原则,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所以必须进行调控.政府利用国有股调控经济,可增强国有资产存量的流动性,同时也是国有资本退出相关产业或调整所有权以及结构的重要方式.减持国有股使中国证券市场规范化,既不能以维护证券市场稳定发展为由而损害国有利益,也不能仅从国有资产所有者的立场出发而损害投资者利益.要使公众流通股、法人股、国有股走向统一.真正实现国有控股企业股权多元化的功能,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对证券市场完善并产生有效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 ,“减持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暂行管理办法”已经出台 ,标志者国家通过资本市场来进行社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开始进入实施阶段。然而 ,在国有股减持过程中如何协调参与主体的各方利益 ,同时保持资本市场的公平与稳定 ,国有股减持的定价问题无疑成为最核心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国有股减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市场效应的前瞻性分析 ,试图对国有股合理定价机制进行科学的设计 ,探寻出一套具体可行的减持方案 ,并针对已减持的国有股定价区间进行初步估算 ,考察其现实发行价格的市场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6.
咨讯     
《经营管理者》2003,(7):7-9
  相似文献   
7.
马年伊始,商界战场上又出现了那个年纪虽老却活跃敏捷的身影:他一会儿声明依然看好内地房地产市场,一会儿大量抛售手上囤积多年的土地,一会儿对着媒体暖昧地把玩纳米灯球,一会儿减持亚洲的码头港口,刚刚抛出要卖百佳超市的橄榄枝,又传出将屈臣氏独立上市的消息……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创投机构声誉、减持退出行为收益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有创投参投的上市公司其经营业绩并未能明显优于无创投参投的上市公司,创投减持退出并未造成上市公司业绩显著下滑,创投机构减持行为与参投上市公司的业绩无显著关联;创投机构会发生聪明投资者的择时减持行为,借此获取超额减持收益;不同声誉创投机构退出行为的自我约束效力不同,高声誉创投机构减持退出行为更加理性。?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根源及其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行为机理的分析,本文认为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是造成国有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掏空上市公司的根本原因。这决定了我们必须在深化国有产权制度改革、减持国有股、完善股权结构,进而改进公司治理机制的基础上,加强制度建设,采取多种措施清欠大股东占款,遏制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行为的再发生,实现上市公司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