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统计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烈无情的市场竞争,让多少企业败下阵来,黯然退出。而地处宁夏小县城一家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药厂,如今却发展成全球盐酸四环素和红霉素两项产品最大的生产厂家、全国著名的抗生素生产基地,成为国内外生物制药行业的高科技制药“航母”——它就是宁夏启元药业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2.
[摘要]将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的“大传统和小传统”(Great tradition and little tradition)概念加以再造,按历史的时间长度作为标准,重新划分大与小,应把文字书写以来的传统作为小传统,把前文字时代的文化传承视为大传统。早期文字典籍如《山海经》中保留着众多来自华夏大传统的史前信息。由于文化变迁后的遮蔽和遗忘,其中很多内容沦为后人难解的哑谜,如夏启珥蛇乘龙佩玉璜等描写。考古发掘的文物作为实物证据,能够让今人超越小传统的迷惑,解读文字编码背后之谜,洞悉大传统的神话观念信息。2012年发布的红山文化新出土蛇形玉耳坠,作为第四重证据发挥出图像叙事的作用,将两千多年前的《山海经》珥蛇母题,一下子向上延伸到五六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并作为大传统的天人合一神话观之存在的证明。  相似文献   
3.
吴从祥 《云梦学刊》2009,30(1):38-41
传说中的启《九歌》是祭祀之乐。在流传过程中,古《九歌》发生了一些分化。《九歌》是屈原创作的祭歌集合体,是后人编辑的结果.其本身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从诸神的地位、作品中的祭神背景以及作品的风格等可以推断屈原《九歌》非一时一地之作,有的作于朝廷任职时,有的作于流放民间时。  相似文献   
4.
毛志成 《领导文萃》2014,(21):89-93
夏启、纣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了"国号"的朝代是夏,开国君主是夏启。一开始,夏启不仅继承了他父亲禹的治水功业,自己当国君也干得不错。虽然有人反对"家天下",并且引发了战争,但夏启毕竟是个贤能的人,取了胜。他执政之初,很廉洁、很俭朴,吃粗食粗菜,睡在很破旧的被褥上,而且限制官员们的带有奢侈性的享乐和娱乐。但后来,他很快就糟糕起来。先是几个儿子争权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称“华夏第一都”的文论、广告不绝于耳,让人视听缭乱。为了澄清和探源,首先得约定“华夏第一都”的基本概念,这个基本概念应包括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秦草 《唐都学刊》2011,27(3):81+85-81,85
众多周知,《三字经》云:"禹传子,家天下"。中国历史从此由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诚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言:"人类由野蛮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但是,人们在两个社会形态的交替中,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生活方式的冲突都是不可避免的,甚至还要付出血的代价。秉承“家天下”的夏启与维护“公天下”的有扈氏大战于甘,史称“甘之战”,就是证明。其结果,有扈氏部被“剿绝”,首领被杀,部众全部被变成牧奴。这些都是有案可稽的。  相似文献   
7.
赵朋 《社区》2013,(3):39
我所工作的瓦店社区建在农村,大都是利用原来村里闲置的办公场所改建,办公条件远没有办法与城市社区相比,而且在建设初期,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所能提供的服务,都十分有限。瓦店社区服务中心于2008年夏启用,但是社区综合服务厅自启用时放过一串鞭炮后,就变得门可罗雀、少人问津。有一天,我百无聊赖地透过擦得铮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孔望山"启"字祭台遗址及蛇、龙和女阴图腾的组合状况.论文运用训诂学方法,结合实证,从中国文字特点入手,本着文字产生源于生活的根本思想,对镌刻在石台上的"启"(啓)字进行说文解字分析.并与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做比较,从而确认了该字为启字.认为这一启字祭台与图腾组合是夏启打败东夷人伯益后,在此设置的钧台,是与各诸候方国进行祈天祭祖、庆祝胜利、宣赫王威的场所.尽管这一"启"字只是一个字,但它是具有形、音、义的文字体系,有了社会性,是中国夏朝时候已有文字的实例,它早于甲骨文700多年,距今有 4000多年.  相似文献   
9.
对原始《韶乐》的艺术形制 ,古人的看法并不清晰。郑樵认为《韶乐》有舞无辞 ,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通过考察古代文献 ,结合近现代学人以及艺术人类学者的研究成果 ,《韶乐》有诗、有舞、有乐 ,是视觉与听觉的综合艺术 ,其艺术形制是歌、乐、舞三者的有机统一 ;而歌、乐、舞三者有机统一才能称之为“乐” ,这是秦汉及其以前人们对“乐”的基本观念 ;形成于虞舜时期的原始《韶乐》 ,应该是载歌载舞、“击石拊石”的诗、乐、舞综合的音乐艺术。同时 ,古文献的记载中也表明 ,自夏启起 ,《韶乐》有歌舞分离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钧台”在我国文明历史初期是祭天的台坛 ,因其对应着上帝居住的中央之天———钧天而得名 ,它在今山西省襄汾崇山一带。过去有学者主张的钧台是夏代监狱且在今河南省禹州市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左传》昭公四年记载“夏启有钧台之享” ,这是夏代初年夏启主持举行的一次重大祭天活动 ,参与助祭的是各地的方国首领 ,因而“钧台之享”也是一次方国盟会。这次盟会确立了夏启天下共主的地位 ,奠定了夏王朝的统治基础 ,是我国文明时代开端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