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5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被提出尤其是实施以来,高等教育界就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没有一流学科就没有一流大学,办一流大学就是办一流学科。然而,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少数高校确实没有一流学科。显然,新时代开启的"双一流"建设遭遇了评估困境。科学认识与极力突破这一评估困境,是"双一流"建设达到预期目标的必然选择。"双一流"建设目标可否达成关键在评估,"双一流"建设评估绕不开世界大学排名但不能被排名牵着鼻子走;"双一流"建设评估体系要彰显中国特色,构建多元评估机制;"双一流"建设评估要慎用优胜劣汰,要引导高校分层定位与分类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广研院和武大版两个国内知名的大学评价体系下本科生数量与本科培养得分、研究生数量与研究生培养得分、在校生总数与大学评价总分、两个大学评价体系中高校总分与排名分别进行参数和非参数检验,得出研究结论:(1)本科生培养得分与本科生数量的相关性不显著;(2)研究生培养得分与研究生数量显著正相关;(3)研究生规模对培养得分影响的强弱程度与高校层次成反比;(4)广研院和武大版大学评价体系数据结构具有高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2013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的创新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是认识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大学评价中应充分处理好管理导向与市场导向、教学与科研、定性与定量评价等8种关系;根据最新的政策精神重新确定了评价范围与对象,得出了全国本科层次院校总排名;重点分析了中国大学地区教育竞争力评价结果、中国大学竞争力评价结果、中国大学学科专业竞争力排行榜。研究发现,我国教育资源地区分布仍不平衡,且可能进一步加大;我国各类高校层次突出,但应明确自身定位,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和策略;大学发展的速度加快,应继续重视质量和国际化程度。质量、效益、国际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世界大学排名方法及其排行榜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大学排名正因逐步影响着各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而备受关注。通过阐述四个主要的世界大学排名方法,从指标体系设计理念、内容涵盖度和排行榜稳定性三个维度对其进行详细对比,并对它们的差异性和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发现,这些主要评价方法使用了差异较大的指标体系和权值来评价世界大学,各自方法特点鲜明;每个评价方法对应的排行榜具有一定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美国弗罗里达州立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从2000年开始,对美国研究型大学进行排名,每年一次。其评价指标共有九项:总的科研经费、联邦政府科研经费、捐助资产、每年赠送、在全国性学术团体中教师的人数、教师获奖、博士学位、博士后、入校新生的SAT成绩。这些基本上量度了研究型大学五个方面的内容:科研经费、财政资源、教师资源、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本科生质量,反映了研究型大学的一般特征。它对于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正在加强。不久前的一份国际大学排名印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从创新的要求出发,总结和提升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及管理的认识,阐述它在创建综合型研究性一流大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它在影响日甚的大学排名中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高校人才引进与培养既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国内外大学排名必不可少的指标.高校人才是高校科技创新、科研产出的主力军,高校人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高校大学排行榜中的得分.文章以RCCSE最新发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7-2018)》为数据源,对高校人才与大学排名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首先对本科重点、本科一般、本科民办、独立学院和高职高专院校进行分层次分析,进而按照综合、农林、医药等高校类型进行分类型分析.结果显示:本科重点高校与所有高校人才指标项均存在相关关系,而理工类高校与高校人才指标相关性最显著,体育及艺术类院校相关性较弱.因此,重点高校保障优秀人才引进、一般院校促进青年师资成长、其他层次院校提升教学质量与扩大师资团队是提升大学排名得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泰晤士报高等教育》10月1日公布了2014-2015年世界大学排名,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连续四年蝉联榜首,中国内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进入前五十。排名显示,前十二的大学均来自英美国家,前三位依次是加州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编辑菲  相似文献   
10.
2009年6月18日朱四倍在《大众日报》撰文指出,从世界范围看,大学排名是高等教育评估的一个新的手段,在欧美国家,大学排名是一种普遍的做法。大学排行榜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原因在于它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笔者以为,面对参差不齐、毁誉不一的大学排行榜,大学排行榜制定者理应下工夫提升自身的公信力。其次,大学要客观清醒看待排名,既要参与,也要对“注水”的排行榜大声说“不”,更不能自己操作对自己有利的大学排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