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46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1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过程能力指数基于总体质量特性值服从正态分布假设,而在生产领域中,总体质量特性值的取值往往仅局限于某个实数域区间,在该区间以外反映质量特性值的数据不可能出现。文章基于此背景,给出了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及不重合两种情况下双侧等截尾正态分布的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及参数估计方法,并给出了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和亚利桑那大学的科学家紧迫地发表报告指出,他们在对数千名患者进行调查后发现,没有证据表明低脂高纤维饮食可降低患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首先分析了对数最小二乘排序法的特点,说明它是一种值得重视的好方法;并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着重地对群体判断下求加权的综合排序向量的方法进行了严密的数学推导;提出了在加权的综合排序中权重系数确定的新見解,并举例子以解释。  相似文献   
4.
资产相对价值的VaR和CVaR风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小茂  马林 《统计与决策》2006,(16):128-129
1VaR和CVaR简介本节将先给出原有的V aR和CVaR的定义,再引出风险资产相对价值这种非负指标的VaR和CVaR的新定义,然后两相比较说明新定义的合理性,最后给出了新定义下两种风险的性质。在现有介绍VaR和CV aR的文献中,我们了解到风险资产的VaR和CV aR可以从收益和损失两方面来定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33只封闭式基金为对象,对经典詹森指数绩效衡量方法在中国基金市场上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得出三个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6.
对LOG-MAP算法进行了可并发性分析,利用可以完整接收一个N长符号传输帧的条件以及正向迭代和反向迭代中的固有对称性质,提出了LOG-MAP算法的一种修正迭代实现算法,其正向和反向迭代计算次数只需码长N的一半,故比标准LOG-MAP算法提高了一倍的处理速度,且没有空间开销的增加、同时,根据修正的迭代实现算法给出了相应的适于FPGA实现的双总线硬件结构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7.
利用随机变量的投影关系,定义了偏方差矩阵,从而导出了逆方差阵元素的一种形式在随机变量是正态的条件,它为判别条件独立性有方便的操作办法。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多元正态分布广义方差的区间估计问题,给出了在覆盖率及长度上均优于最优仿射同变区间估计的改进估计.  相似文献   
9.
基于1997—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函数模型进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根据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分解,得出如下结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波动,其增长年均值为8.59%;技术进步变化率是其主要推动因素,而要素配置效率变化率和规模效率变化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仍较小。此外,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从变异系数来看,华南地区农业TFP增长率波动对全国农业TFP增长率影响较大;分区域来看,华东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受规模效率变化率波动影响最大,华南地区农业TFP受配置效率变化率波动影响最大,以上两方面构成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笔者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引入城镇化和城乡“二元”变量,拓展了能源消费分解的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方法(LMDI),将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分解为城镇人口规模、乡村人口规模、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乡村居民收入水平、能源强度、能源供给率、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结构、乡村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和城镇化9大效应,发现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效应对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量的增加贡献最大,而乡村人口规模效应对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量的减少贡献最大。通过对中国城镇化与居民生活能源消费耦合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与城镇化之间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最后,从提高燃气管网覆盖率、加大对节能家电购买的补贴力度、制定和完善居民区建筑节能标准等方面给出减缓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增加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