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9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忧患意识是对历史盛衰的辩证认识,在中国史学思想史上,见盛观衰的历史思维、居安思危的观念和借鉴历史的知几察来的思考,都是忧患意识的重要体现.在新世纪,忧患意识有着新的时代特征,同时,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女人在感情阵营里安身立命安营扎寨之后,所思所做的。俱是如何锦上添花、继而富贵发达,个个都在居安思达。必须知无不言的是,一旦安逸生危机,情路徒生变,女人往往踉踉跄跄无力招架,就连失败的姿势也是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倒是有深谙居安思危之道的女星,颇为难得的相爱惦记着相恨时,结婚奔着离婚去,总能从危机里抢占先机获得生机,笑傲潮头。  相似文献   
3.
彭亮  王智昌 《职业时空》2009,5(10):125-126
以廊坊市永清县中学为调查对象,了解中学的居安思危教育情况,以课堂为主阵地,结合各学科特点开展居安思危教育,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外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胜利." "四个一定要" 是当代共产党人精神状态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苏共亡党亡国的历史教训为例,探讨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下,高度重视党风建设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战略忧患论的基本含义和以居安思危治党、治国、治军论为主要内容的 17个基本观点及 3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希望之旅     
我校近几年来,高考成绩一直位居全市同类学校第一。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普通多媒体教学设备已明显不能满足要求,但目前流行的投影机成本太高,每台18000-25000元,灯泡容易坏.购买时又需要花费3000元,每个教室普及很不现实。为了寻找较为理想的教学终端显示设备,改善教学环境,学校领导居安思危,开始现代教学的希望之旅。  相似文献   
8.
《尚书》的忧患意识可概括为以下方面:永敬大恤要牢记;居安思危终不困;慎终如始事必成;慎行节俭谋长远;兢兢业业履薄冰;重大事项需审慎;经常反省助成功;懈怠嬉戏应戒除;"三风十愆"终亡命。上述各方面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居安思危防祸患是核心,兢兢业业常反省是保证,审慎警觉是关键,抵御淫乐是底线,敬天顺民是根本。  相似文献   
9.
2011年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20周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可谓正当其时.本文主要对<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的选题、方法和重点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评析,认为这是一部导向正确的学术力作.也是一部创新之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决策参考价值.该成果的出版,为我们总结经验、居安思危、拒腐防变,提出了一面历史的明镜.  相似文献   
10.
张雷 《领导文萃》2011,(14):112-117
苏共最后的日子 《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以下简称“《居安思危》”)一书的主编、作者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李慎明指出,苏联是在没有外敌入侵和特大自然变故的情况下走向终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