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0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72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组织犯罪日益猖獗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社会问题。我国 97刑法增设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条款 ,作出了立法反应。对这种特殊形态的犯罪如何有效地惩治与防范 ,已是急迫而艰巨的任务 ,也是犯罪学极富价值的课题。从建国初期新生政权惩治有组织犯罪的策略其效用来看 ,对当代中国惩治有组织犯罪实践有三个方面的启示 :国家与社会双本位控制 ;打击与促进社会整合相结合 ;宽严相济的灵活的刑事政策有利于分化瓦解有组织犯罪。  相似文献   
2.
马真划 《中华魂》2008,(5):36-36
据《北京青年报》披露的资料显示,在建国之初财政供养人口与百姓的比例是1∶600,目前则达到1∶28左右,百姓供养人口负担比建国初期增加了20倍。官员的数量急剧增加,百姓的供养负担不断加重。但是,真正为百姓服务的官员数量和服务水平却未  相似文献   
3.
建国初期,为了营构政治化文学新体制,丁玲以较多的批评文字和不多的创作发出了自己作为“小号兵”呐喊助阵的声音。从“文艺为政治服务”的理念和“政治第一”的批评标准出发,她在批评实践中对文学作品的主题、题材问题、作家“改造思想”问题以及形式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同时,她还以自己的创作显示了新体制的“规范”,间接显露出了“小号兵的声音”。在她的批评和创作中,文学与政治一体化的关系,是贯穿始终的中心和基本线索;建立和显示新体制的规范,是她从事批评和创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南都学坛》2016,(6):37-4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解放新疆并对新疆的城市予以和平接管。为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权建设,从1949年10月至1952年底,中国共产党采取民族平等、和平接管改造、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以获得各民族的支持与认同。此后,通过设立党委、重建政权、制定治理方略、改造旧官员、选拔新干部、完善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方式,中国共产党分步骤、分阶段对新疆省级政权、省会迪化与各级城市政权进行了和平改造和重构,组建了全新的人民政权,将长期"孤悬塞外"之地纳入中央政府的有效统辖与管理之下,为新疆区域社会与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5.
建国初期党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通过道德宣传教育、结合政治运动、构建监督体系和发挥典型作用等方法来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研究建国初期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搞好党风、实现社会风气好转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问题的正确处理与解决,不仅使各少数民族第一次获得了全面发展的权利和机会,也使得刚刚实现全国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为此后的长期执政奠定了坚实而巩固的基础。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少数民族问题的实践和经验,对于新时期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仍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国初期的禁毒运动,在彻底禁绝鸦片烟毒的同时,也初步构建了新中国禁毒法制框架。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革命法制虽然有助于高效彻底地肃清毒品,但是也直接影响和支配着禁毒工作的纵深推进,给当代禁毒法治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禁绝毒品目标的提出、运动式禁毒会战的启动、指标化考核方式的盛行、斗争化戒毒理念的形成等。面对日趋复杂的毒情形势,我们不能希冀简单复制疾风骤雨和群众运动式的治理模式,只有将禁毒工作真正纳入法治化、科学化、理性化的轨道,才能有效治理毒品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其社会危害。  相似文献   
8.
牟德刚 《东岳论丛》2007,28(6):27-30
建国初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为了改变党内忽视理论的经验主义的危险倾向,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思想战线,为党领导人民完成新的历史任务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这次理论教育,在全党以加强党风为目标,在知识分子中以思想改造为目标,在工农大众中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为目标。理论教育过程中,党员干部、党内党外分层次,以学习毛泽东思想为重点,取得现实的和历史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齐霁  马晓丹 《学术探索》2009,(5):114-122
由于建国以前云南所在的西南地区是我国烟毒泛滥最为严重的地区,到建国初期云南烟毒泛滥的情况仍然十分严重,种植、制造、贩运、吸食烟毒活动仍有蔓延之势,严重影响着人民的健康、国民经济的恢复、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云南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按照中共中央、政务院和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的统一部署,积极投入禁毒斗争,最终从源头上堵住了烟毒的泛滥,基本上解决了建国以前云南历届政府均无法解决的烟毒问题,有力地促进了云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并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
庄维民 《东岳论丛》2012,(3):190-191
<正>明清以来,中国传统地权形态的发育及其交易形式的多样化,使土地流转趋向活跃,促进了生产要素的组合和优化配置。当前,"三农"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更深层面的学理探求和历史追索就成为学术界不容回避的研究课题,众多学科和学者纷纷关注传统乡村地权,将其置于历史进程中加以重新审视。不过,学界对传统中国农村地权分配和地权交易的研究多集中于民国时期和前近代社会。近些年的研究主要针对当前我国农地制度的弊端,多集中于提出各种农地制度理论模式的预设。至于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流转和交易问题的研究却尚未有专门的探讨。令人欣喜的是,湖北社会科学院张静新著《建国初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乡村地权市场探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一书独辟蹊径,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