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2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57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09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宏观预警系统,是农业现代化管理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建立将减少我国农业宏观决策中的失误。文章提出了农业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和系统的基本构架设想,分析了农业预警系统建立的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2.
案例教学是根据当前的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对教育培训进行的大胆改革创新,能够有效地适应学员的实际情况,符合新时期对党校教育的新要求。案例教学主要从设计的真实性、典型性进行考虑,要能反映出客观实际,对学员要具有启发性。本文主要从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和具体架构措施,进行简单探析,希望为党校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创作过程中主体的精神状况,还是文学作品的内容,所有的作品都融入了重要的情感因素,作品没有情感其艺术性也就无从谈起。而郁达夫的小说正是对这种结构常规束缚的一种突破,并将整个篇章用自然流动的情绪和感情串联起来。以郁达夫的小说为例,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其中对情绪的架构,希望为小说有关情绪构架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论终身教育体系:构架、实现方式及功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终身教育体系具有比传统教育体系更优越的教育功能,不但因为具有更齐全的要素与合理的结构,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更科学、更合理的实现方式。本文对终身教育体系的构架、实现方式以及功能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以县级政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政府流程再造的设计原则和设计阶段,并采用面向服务的构架对流程再造的实现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基层政府流程再造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框架和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6.
以协同发展的价值理念解读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当代中国的主题,意味着所有构成中国社会的基本要素的价值都得到相应的提升,包括政府、公民、企业、中介组织等在内的社会主体都能有所作为、有所发展。构建和谐中国涉及的问题众多,关键在于把握虚实结合的理念,解决好体系构架与夯实基础两大根本问题。夯实基础就是要在思想上把握县域经济之于和谐中国的战略价值意义,夯实中国县域经济基础。其实现路径包括:对县域经济进行分类管理以加速其发展;以培育、增强县域地方信息发送机能和接收机能为重点,重构社会信息沟通渠道;调整财政转移支付的结构,强化对贫困县的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7.
论企业CRM中客户知识的整合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户知识整合是对CRM中分散而独立的客户知识进行重构,为企业提供一个统一、完整、清晰的客户视图和明确的解析。通过阐述客户知识及其分类,分析归纳整合的环境因素、策略和技术工具,提出整合的KCRM系统构架。  相似文献   
8.
在和谐社会语境下,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应运而生,而刑事和解制度是该政策的重要指向和具体措施。立法缺失、观念错位、程序失范所衍生的法律障碍、思想藩篱和制度壁垒,正在挤压销蚀刑事和解制度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以中国的和合文化及西方的恢复正义为圭臬,确立原则、厘清范围、界定条件、规范程序乃构架刑事和解制度之进路。  相似文献   
9.
创新方法的选择关系到创新的成败.知识经济时代的边际递增理论和创新边际效率理论是指导创新方法选择的基本理论.创新方法的选择应当以市场与技术并举、致力于适销技术为原则.系统化的TRIZ方法为创新提供了一个技术共享平台,同时也昭示着平台构架是创新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时令节日及其叙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小说常借助时令节日来谋划结构、展开叙事.周而复始的"四时"观念有助于古代小说循环构架的形成.<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小说带有"四时"转换性质,<西游记>等神魔小说也常利用"四时"观念来完成故事之间的过渡性转换.在世情小说中,<金瓶梅>的"四时"秩序尚处在隐含象征层次,<红楼梦>的"四时"布局则已达到了哲理化高度.作为独特的文化心理:"四时感"有助于古代小说表达人物情绪的喜怒哀乐乃至命运的悲欢离合.在古代小说的"四时"叙事中,人们更多地利用"春"与"秋"来生发话题.呼应"天时"的"元夕"等几大传统"人时"节日,为古代小说故事的生发提供了"时机",并成为故事赖以展开的人文化时间刻度.每逢佳节,社会整体的狂欢热闹和个别家庭的生离死别容易出现错位,从而成就了古代小说的"乐中悲"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