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生于20世纪三十年代的科学与佛学之争是"科学与玄学"之争的余波,肇端于王季同请胡适为其《佛法与科学》一书作序。胡适对以科学论证佛学的方法和"科学即佛学"的观点提出批评,旋引发佛教徒及礼佛之士的强烈反应。双方争论有其深刻的社会和历史根源,虽最终并无输赢,但双方观点主张的歧异,不仅反映出西学东渐背景下中国文化思想领域的复杂面相,更可从中体味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在世事剧变中对世界、人生、社会的矛盾认知。  相似文献   
2.
象征诗派     
明治三十年代(1897~1906),上田敏的译诗集《海潮音》(1905)以及大正初年永井荷风的译诗集《珊瑚集》(1913),把法国的象征派诗歌引进日本诗坛。法国的象征派诗的艺术特色是,富于音乐感,不直接表现事实、感情和思想,感觉性的暗示多于解释,含蓄多于畅尽,诗人不追求单纯明朗,不要求读者理解作者的意图,而追求半明半暗,扑朔迷离,使读者有似懂非懂恍有所悟之感。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先驱是波德莱尔,主将是马拉梅、兰波和魏尔兰等。蒲原有明(1867~1952)生于东京,八岁丧母,中学毕业后,在国民英学会学习英国文学。对新声社的译诗集《于母影》颇感兴趣。…  相似文献   
3.
4.
夏晓虹 《学术研究》2007,(3):132-141
曾担任清政府驻古巴总领事的廖恩焘,不仅是职业外交官,也是晚清文学改良的积极参加者。廖恩焘以春梦生的笔名至少发表过三部戏曲。本文考证了廖氏编撰剧本的事实与戏曲改良之关系,分别论述了《团匪魁》、《维新梦》与《学海潮传奇》所表达的政治理念。通过对清廷假维新的揭露,对戊戌变法的同情与赞美,以及将古巴学生流血换取的国家独立视为中国未来的图景,廖恩焘用不同题材的剧作构成了彼此关联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5.
白居易<浪淘沙>诗云:"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刘永济先生<唐人绝句精华>曰:"借海潮以喻人心之不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8页)  相似文献   
6.
范仲淹入仕之初,曾监泰州西溪盐仓。他“虽乘田委吏之卑”,仍心忧社稷民生,屡次上书言政。特别是目睹潮水泛滥,殃及百姓,范仲淹建议并参与重修捍海堰。后人为纪念他的首倡之功而称此堰为“范公堤”。这一事件,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形成的重要基础。后世范公堤得到多次增修,范仲淹忧国忧民精神的感召应是其中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长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来,带九省挟十水襟五湖,汇成雷霆万钧之势,直泻长江口,消逝在一望无际的东海。它滔滔的江水中携有巨量细颗粒泥沙,“大年”7亿吨,“小年”3亿多。受江流和海潮的双重作用,其半数在江口一带絮凝结团,沉积成陆。有了陆地,加上空气和水,孕育了生命,构筑了生活,缔造了一座繁荣兴盛的国际大都会——上海。更令人感叹的是,长江在它的生命之旅行将终结之时,仍努力为上海贡献泥沙、贡献陆地,一边努力帮助大陆向外扩大伸展身躯;一边又在大海的边际,撒落了一批翡翠样的岛屿:崇明、长兴、横沙、九段沙……长江在长江口奏响了它最后的辉煌乐章!  相似文献   
8.
海潮音》和《佛化新闻报》是抗战时期中国佛教界持续公开出版发行的最具代表性的全国性刊物。它们生动真实地记录了中国佛教界抗日救亡活动的史实,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佛教界在抗日战争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给人启示,引人思考。  相似文献   
9.
10.
凤山,一个美丽而充满神秘的地方。环山似凤,环凤皆山。第一次听说四面群山环绕的凤山县有“三门海”,十分向往。想象着站在巍巍青山顶上,抬头仰望天上白云悠悠地游走,俯首远眺茫茫大海潮起潮落,聆听悦耳的涛声由远而近萦绕耳际……此刻的心情岂止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