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321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28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186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389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22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人才资本作为创造性的成果所表现出来的价值,是人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体现。随着劳动力素质的普遍提高和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和创新依赖性逐渐增强,人才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加明显。本研究运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通过构建基于人才资本的河北省产出模型,计算出1996~2011年间河北省基础人力资本贡献率为11.56%,人才贡献率为11.1%。  相似文献   
3.
4.
提高企业科技进步对增长的贡献率,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课题。科技进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产出增长中除了投入要素(资金、劳动力)增加所带来的产出增长以外,由科技进步形成产出增长的比例。准确地测定企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对提高企业技术进步可以起到宏观监控和导向作用,督促和引导企业建立起依靠技术进步的运行机制。由于种种原因,对于企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目前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方法。目前比较常用的是流量余值法。流量余值法测…  相似文献   
5.
截至2005年,广西共有不同学历层次的劳动力2703万人,这些劳动力共同促进了广西经济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进一步探究广西各级教育培养的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十分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遵循丹尼森经济增长因素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根据科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造广西的经济增长模型,以此定量地分析1995-2005年教育对广西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发现,在这期间教育对广西经济的贡献为15.877%,其中中等教育的贡献最大,高等教育次之,初等教育最小.  相似文献   
6.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一些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如中东产油国家;一些国家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如一些拉美国家;还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  相似文献   
7.
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价值信念、信仰、理想、标准和具体价值取向的综合体系。江泽民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正确看待和处理社会价值导向与人们多样化的价值观之间的差异与矛盾,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对人们的多样化的价值观加以引导和调节,树立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先进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及劳动就业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介绍了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 ,然后通过计算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劳动就业贡献率和就业弹性 ,分析了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吸纳劳动力的潜力。最后对第三产业发展及扩大就业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科技创新为先导 加速河南省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川  纪在霞 《决策探索》2008,(20):35-35,57
河南省经济要实现新跨越新崛起,就必须把过去简单依靠消耗资源推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来加速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到质的转变,就是要加快经济转型,推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着重探讨了科技进步、人的科学素质与现代教育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现代社会,科技进步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标志,同时科技进步又是以人的科学素质的提高为核心内容的,即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以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与人的科学素质的现代化同步发展为前提条件的。而现代教育不仅是实现人的科学素质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科学技术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现实社会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是推动现代科技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