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6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蒙古族的古老发祥地 ,它不仅在历史上有特殊的地位 ,其民歌也如离离原上草一样繁茂。流传在呼伦贝尔蒙古人口中的民歌珍藏了民族的心音 ,表现了他们的独特习俗。我们从呼伦贝尔民歌———这一劳动人民世代创造并传唱的“心曲”中可以看到它所体现出的蒙古族物质民俗的发展和变化。这些表现蒙古族物质民俗的呼伦贝尔民歌 ,以草原奔放、豪迈的性格 ,为我们展示了当地蒙古族人民衣食住行的一幅幅画面  相似文献   
2.
一 一般说来,韩国人把感情的外露视作美德,而日本人却把压抑感情视作美德。两国喜怒哀乐的情感表达方式如同阳刚和阴柔,形成极其鲜明的对照。饶有情趣的是在衣食住行方面也体现着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3.
专家解释,胰腺癌与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它也是“生活方式癌”的一种,即是由于人们不健康的衣食住行引起的癌症。目前发现,生活越富裕的地区,胰腺癌的发病率越高。作为一种“富裕生活病”,它最爱精英人群。  相似文献   
4.
20年前,一条带宽64K的国际专线,使得中国正式被国际承认的第77个真正拥有全功能互联网的国家。从此,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便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衣食住行、到休闲娱乐,生活的各个角落均深深的留下互联网的烙印。值此中国互联网20年之际,来一起盘点那些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互联网品牌。  相似文献   
5.
重金属污染,一个听起来仿佛远离我们的词汇,一个似乎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的词汇,一个人们对它的理解相当模糊的词汇。然而,不清楚并不等于不存在。重金属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我们的生活和健康!云南曲靖铬污染、广西柳州龙江河镉污染、湖南儿童血铅超标、广西贺州贺江铊污染……频发的重金属污染事件,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之广、对民众生命健康的危害之大,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据统计,全国每年受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接连出现的"汞鱼""重金属蔬菜""镉米",重金属污染的饲料、食物,再到化妆品、儿童玩具、家具、餐具,污染已经从工业、农业渗透至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  相似文献   
6.
日常生活中,老人破骗的现象很多,譬如免费体检、意外中奖、家人遇险、“热心”帮忙、古董字画、帮助理财、路遇病患、尼姑捐款、包治百病、直销传销、彩票预测、征婚交友、网上购物、低价旅游等等,可谓囊括了老人衣食住行用娱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只有您想不到的,没有骗子想不到做不到的.令人可叹的是,尽管媒体报道,有关部门警醒提示,身边仍有不少老人继续上当.  相似文献   
7.
沈寂 《人才瞭望》2010,(7):87-87
传说黄帝战胜蚩尤后,定都涿鹿城(今河北),并开始了治世大业。他封驯服七种野兽、大败蚩尤的马师皇为牧政官,管理衣食住行和驯服六畜;封在战场上救死扶伤和采集治创良药的炎帝为医政官,管理医药和治疾;封理财有方的嫘祖为财政官,专管国家的经济和出纳;封屡立战功的力牧大将军为军政官;封联系各部落有功的伏羲氏为行政官。  相似文献   
8.
景观 《老年世界》2011,(14):37-37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衣食住行越来越讲究。特别是住,住的不但要舒适,而且还要漂亮,甚至豪华。于是,家装公司成了市场上的热门行业。不过,家装污染也成了人们的关注热点。由于追求表面装修的效果而使用不当的装修材料导致的室内污染,是影响身体健康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儿童,受害最深。  相似文献   
9.
一凡 《老年世界》2014,(8):36-36
“安全”是老年人生活的第一保障。在日常生活所围绕的衣食住行以及应对疾病等方面,提供切实可行的安全指导,是让老人安度晚年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0.
费小桂 《社区》2010,(32):56-56
在大多数人心里。童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不同时代的人,经历过不同童年,然而,那份童真、那份快乐却没有差别。童年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以及人际交往环境的感受,都是作为一种不可磨灭的早期教育,深深地为孩子成长铺就了一条各自不同的道路。而我对童年最真切的回忆.莫过于乡村清晨时分,晨起的学童此起彼伏的琅琅读书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