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6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2781篇
劳动科学   62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122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461篇
理论方法论   83篇
综合类   1611篇
社会学   178篇
统计学   329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482篇
  2013年   446篇
  2012年   478篇
  2011年   474篇
  2010年   388篇
  2009年   559篇
  2008年   393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于哈佛框架模型的理论进行浅析,基于哈佛框架对某公司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五力模型出发对该公司当前的市场地位和竞争策略进行数据分析,主要涉及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  相似文献   
2.
3.
网络财务未来财务管理发展的方向,与传统财务活动相比网络财务具有加强会计核算职能,强化财务功能、解决资金散乱问题、规范财务管理等许多优势.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机制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企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三位一体的财务主体应明晰各自的主体地位和角色作用 ,各级管理的人事权责和财务权责应对等对应。拥有知识的人力资源应成为财务管理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倡导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或有事项引起的财务报表变动 ,建立了一套财务指标 ,分析了或有事项对企业财务能力的影响 ,并指出在不确定性会计处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的重要作用 企业的会计报表是遵循特定的会计准则,采用规范、通用的格式编制的,它具有综合性、规范性等优点,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达,大量非财务资料和非货币计量资源对企业经营决策也具有重要作用,这些信息在会计报表中无法体现.与会计报表披露方式相比,会计报表附注、企业财务情况说明书等披露方式具有形式灵活多样、内容生动广泛等特点.首先它不仅可以披露会计信息,而且还可以披露与企业会计信息密切相关的非会计信息.其次,它能分析过去、预测将来,弥补会计报表只能反映过去的缺点.第三,它披露较为灵活,受公认会计原则限制较少,因此披露的信息范围远比会计报表披露的信息广泛.企业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的上述特点和相对优势,决定它将成为我国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方式和了解企业会计信息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现行成本报表中,存在着信息不完整、披露不及时等问题,本文就适应于财务分析、非货币信息的提供、实时报告的需要重新构建了成本报表。  相似文献   
8.
在对国外公司财务预警经典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运用多元判别分析方法(MDA)和逐步判别分析(Stepdisc)等方法逐层推进构造预测模型,以经济实用为选择标准,最终建立一个预测准确率最高、变量最少的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财务危机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上海海事局统计报表已形成了一个较为繁杂的体系,随着航政管理主业工作的内容不断丰富、要求不断提高,相应的统计指标也越来越繁杂,无法准确、及时地反映客观工作实际。由于存在部海事局、上海海事局两类统计报表,且具体指标内容多有交叉,统计指标解释又不尽详细合理,导致具体填报人员在填报时容易产生歧义,影响了全局整体工作水平。所以以部海事局统计报表为框架,结合我局实际情况,设想对统计指标体系进行适当的整理和调整,形成新的统计指标体系,利用信息技术为我局的统计管理工作辟出新路。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仅仅从贷款企业角度来评价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而且评价企业信用风险时,也集中在贷款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上,忽略了银行本身存、贷款结构和风险状况对信用风险的影响,造成了评估主体缺位。作为对众多文献的补充,从贷款企业非财务风险因素、银行风险因素和宏观经济环境风险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信用风险因素分析,完善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