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0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波兰总统坠机身亡的消息令人悲伤,看到波兰总统的座机居然是一架用了26年,跨过雅鲁泽尔斯基、瓦文萨、克瓦希涅夫斯基和卡钦斯基四任总统的老式“图-154型”飞机,更令人悲从心生。据报道,卡钦斯基总统的下属早就劝过这位来自波兰“法律与公正党”的总统换架好点的座机,但总统总以财政困难为由拒绝。  相似文献   
2.
汤平 《决策导刊》2010,(6):22-25
县级财政作为国家行政体制的重要层级。它运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快慢。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贫富差距悬殊,地区间财力极不平衡,中西部地区财政困难比较突出,在国家转移支付补助财力的情况下.县级财政仍人不敷出,“保吃饭、保运转、保民生”成为中西部地区财政的主要任务。为此,如何探索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石柱县为例,分析现状,剖析原因,寻找对策,旨在为县级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完善作思索。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大部分乡镇出现了财政收支矛盾尖锐、债务负担沉重的财政困难,从而导致乡镇政权功能退化,影响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并引发政府信用危机和农村社会政治的不稳定。高度重视并积极解决乡镇财政困难对于基层政权建设和农村政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统计与社会》2007,(6):22-23
为了有效缓解东部盟市的财政困难,内蒙古自治区在财力性转移支付分配上,不断加大对东部盟市的财力倾斜力度。截至12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今年对东部盟市的返还性收入和财力性转移支付共计121亿元,占全区盟市的55.1%.比2004年增加37.4亿元,递增22.7%,高于全区盟市平均增速5.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试论明代的薄俸制及危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明代财政制度中的俸禄制度 ,是典型的薄俸制。本文简要分析了其形成过程 ,揭示了其主要特点 :一是官吏薪俸标准偏低 ;二是采用了折支方式发放 ,实际薪俸进一步下降 ;三是废止历代以来实行的职田制度。本文认为 ,薄俸制的长期推行 ,尤其是在明中叶以后 ,其弊害逐渐暴露 :导致相当一部分官吏不能尽力供职 ,最终败坏了吏制 ,贪污受贿之风养成 ,政治腐朽、腐败不可遏制。薄俸制也与财政困难互为因果、陷入恶性循环。精简官吏员额 ,拉开官俸、吏俸的差距 ,遏制特权阶层无益地耗用国家资财 ,这恐怕就是汲取明代薄俸制教训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加上近年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改造工程的启动,我国区域经济呈现全面发展的趋势。相对来看,中原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出现了趋缓的势头,特别是三农问题突出、产业结构升级困难、资源抽空现象严重,河南及中部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中部塌陷”的危机越来越紧迫。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为河南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央这一决策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争取国家财政政策的倾斜和支持。同时要结合我省实际,确定促进河南发展的财税政策。  相似文献   
7.
论南京临时政府失败的财政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临时政府将政权拱手让给袁世凯,最主要的原因是严重的财政困难.一方面临时政府没有稳定的财政来源,另一方面包括军费在内的支出却十分浩繁.由于国民贫穷,所借内债有限;由于列强的贪欲,所借外债甚少,且引起了临时政府内部的政治危机.  相似文献   
8.
作者认为 ,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善于运用经济杠杆管理经济 ,是缓解新疆财政困难的基本思路。建议采用以下三条宏观经济对策 :一是从新疆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 ,重视财政预算收入的管理 ;二是深化三项改革 ,激励各级政府开辟财源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三是加强对新疆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宏观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9.
10.
近几年来,镇村收支缺口大,赤字面广,债务包袱严重,并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滋生了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研究解决的对策是各级财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