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70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68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469篇
社会学   47篇
统计学   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健  胡宗义 《统计与决策》2006,(22):107-110
0引言银行的效率是银行在经营活动中产出与投入或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它反映了银行对其资源的有效配置,是衡量银行综合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即将面临国外金融机构激烈竞争的今天,准确测度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商业银行的效率包括规模效率,范围效  相似文献   
2.
身势语浅议     
人类的交际系统包括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两个系统。本文首先在论述非语言交际的现实意义基础上,阐述非语言交际的定义及其范畴,进而论述非语言交际的最基本方式——身势语,着重论述身势语的含义及其主要表现,对跨文化交际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在配制可燃气体时的相对条件,以及几点要求.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的安全问题等.  相似文献   
4.
在采用电阻法直接测控碳势的方法中,提出了一种分段参数调节增量式PID算法,通过实际调试和理论推导表明,渗碳工艺过程控制具有控制超调量小、过渡时间短、精度高、软件实现方便等优点,稳定后碳势控制精度可达±0.03%。  相似文献   
5.
DF单位根检验的势及检验式的选择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Dejong et al(1992a)研究了有限样本DF单位根检验的势函数.其研究与DF单位根检验的初衷不符.本文探讨了生成平稳备择假设样本序列的一般方法,进而较系统地研究了DF检验的势,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检验式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将帅带兵打仗就非常注重造势,做企业也是一样.在激烈的商战中,只有善于造势,才能营造极其强烈的商业氛围:做好市场定位是谋求有利地势;降低成本是提高企业竞争的内部优势;实施差别化是提高企业竞争的外部优势;铺天盖地的广告是营造舆论攻势;给产品赋予文化内涵是占据消费者的心理优势;打造名牌是创造新的优势.企业如能形成"善战人之势",其产品销售就会畅通无阻.  相似文献   
7.
经济理论认为许多经济变量具有非对称的阈值自回归调整行为,而标准的单位根检验ADF和PP法都是基于线性自回归模型而构造的,因此对非对称单位根检验并不适用。本文应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对ADF和PP检验在TAR与M-TAR模型下的检验势进行系统研究,并对模拟结果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当非对称程度较大时,ADF和PP的检验势都具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是ADF比PP法具有更大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吕正韬 《理论界》2008,(5):179-180
“势”是《孙子兵法》中的重要概念,历来学者对“势”的含义见仁见智。笔者认为,“势”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心理制胜的理念,试图分析“势”的思想内核,以及构成“势”的心理要素和“势”发挥心理制胜功能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盐池县大力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0.
文化史研究表明,兵家谋略是中国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从思维方式上看,中国智慧注重整体、长于综合、追求统一的特点在兵家谋略中具体化为对“势”的关注和阐发。其次,从把握胜负因素动态平衡的角度理解,古典军事辩证法中体现中国智慧的闪光之点在于“因机而立胜。”再其次,中国智慧在人际关系调节、和谐方面的优长,在军事谋略中凝结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著名命题。最后,中国智慧重历史、重人事、重经验的实用理性,是古代兵家心目中最平实的致胜法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