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8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3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2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2003-2016年中国280个地级市的数据,分别测算了产业协同集聚指数、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指数,采用差分GMM方法考察产业协同集聚对资源错配的影响。结果发现:产业协同集聚的提高,会显著降低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指数;分地区的回归发现,东部地区产业协同集聚改善了资本错配,对劳动力错配负向作用不显著,中部地区产业协同集聚会改善资本错配,但会恶化劳动力错配,西部地区产业协同集聚则加剧了资本错配,但可以缓解劳动力错配情况。进一步作用机制分析表明,产业协同集聚水平的提高,会显著提高金融业的专业化分工,进而改善资本错配,同时会提高劳动力成本,改善劳动力错配。文章的政策含义是通过产业协同集聚,可以提高金融业的专业化分工和劳动力成本,进而缓解资本和劳动力的错配,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认为劳动力出于商品多样性偏好和节约商品运输成本的目的集聚于厂商集聚的地区。文章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NEG模型研究了劳动力流动跨省迁移的影响因素,着重考察了市场潜能对劳动力跨省迁移的作用。研究发现:市场潜能对劳动力跨省迁移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从而证明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前向联系”;地理距离对劳动力跨省迁移有弱化效应,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工资水平、就业率、边界效应对劳动力跨省迁移有显著的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3.
从技术角度对企业内部组织演进的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蕙馨  刘明宇 《文史哲》2003,(3):133-138
用规模经济、分工经济、合作经济和交易费用的节约解释组织的存在 ,用自然选择模型揭示技术变迁对组织演进的影响 ,可以提供观察组织演进的新角度。用合作经济解释团队组织的存在是一种创新。在不同的技术条件下 ,规模经济、分工经济、合作经济发挥作用的程度不同。技术与组织结构匹配 ,获得规模经济、分工经济和合作经济 ,节约交易费用 ,提高组织运行效率 ,是组织设计和再造过程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与城市群经济利益具有区域和行为主体特性,在利益属性上,两者均呈现出双重性。城市群与区域经济利益的实现,一方面要求区域内各领域的一体化,另一方面要求重视聚集经济效应。聚集经济是城市群和区域经济利益的一种实现方式,具体表现为近邻效应和专业化效应。城市群与区域经济利益的整合既可以通过城市职能分工整合模式实现,也可以通过产业集群化整合模式实现。  相似文献   
5.
对广东省与江西省两个差异显著的省区制造业集聚状况从不同角度进行对比分析:从区域方面对比分析,发现制造业在江西省比广东省在空间上更为集聚;从行业方面分析,发现两省最为集聚的产业基本上是一些资本或技术密集型行业,最为分散的产业是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一些资源加工型行业、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历史悠久的传统行业在广东省与江西省集聚态势差异显著。实证分析表明,影响两省制造业集聚的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也存在着相似性。导致差异的原因源于制造业在不同省区的自然优势、集聚效应以及内涵的差异,但政策与制度因素仍然是主导。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对出口集聚现象的细分和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数据,利用Heckman模型检验了由出口活动的空间集聚引发的出口溢出效应.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出口集聚对本土企业出口决策及企业出口密度均具有显著的正溢出效应;出口集聚一出口溢出效应因出口企业所有权和行业差异而有所不同.其中本土出口企业集聚之溢出效应高于外资企业,行业内出口企业集聚之溢出效应高于行业间出口企业.基于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相关数据的检验还显示,出口集聚一出口溢出效应在三大地区间亦各不相同,这与三大地区外贸发展的"梯度式"差异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发展中大国在其宏观经济诸多方面均表现出强劲的上升趋势。该发展浪潮往往被归因于规模效应——凭借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聚集经济效应等导致了生产率的提高。通过将金融发展的特征嵌入到已有的增长和规模效应理论中,可以检验发展中大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其产出、投资、贸易以及金融之间的相互关联效应,从而把握发展中大国的总体发展趋势。在金融危机发生时,经济刺激政策更应该倾向于贸易和投资领域,而不是金融领域,也就是说,在发展中大国,金融发展对经济的刺激作用非常明显地低于贸易和投资两个最重要的实体经济领域。  相似文献   
8.
利用1999—2008年中国280个城市的工业企业微观数据,通过构建三维经济集聚指标体系,本文度量了我国地方经济的集聚特征;分别采用均值回归和分位数回归面板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地方政府对工业企业的征税策略以及企业实际税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集聚形态和规模差别较大;②地方政府依据不同的经济集聚特点采取差异化的征税策略,其税收竞争是政策引导下政府与企业的智慧博弈,而非“逐底竞争”;③东部地区企业实际税负与劳均资本、资本流动性的关系有别于中西部地区;④企业性质结构、企业规模和城市基建水平均对企业实际税负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8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服务业的汇总数据和2007年的城市数据,本文对影响服务业产业集聚的因素作了初步的考察,特别关注代表地区市场容量及与市场接近程度的城市市场潜能带来的影响。我们的分析表明,市场潜能较高的城市其服务业集聚程度也更高,平均来看,城市市场潜能提高1%,其服务业集聚程度提高0.2%左右。并且市场潜能对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在中部地区最为明显,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则不显著。市场潜能对服务业影响在地区间的差异可能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在城市体系以及地理位置的不同有关。本文还分析了其他城市特征及行业差异对服务业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程必定 《科学发展》2011,(10):34-43
城市群有群核、群集和群网三大空间构成要素,优化城市群的空间结构,促进我国城市群的健康发展,必须培育三大空间构成要素的作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