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3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压力是气井和气藏生产动态分析的灵魂,很多动态分析方法都与压力有着直接的联系。然而,由于致密低渗透气藏产量低、压力下降快、关井压力恢复缓慢等生产特征,以及生产方式的限制,在生产过程中很难获得气井或气藏地层压力资料。压降法、产量不稳定分析法和产量递减曲线分析方法是气藏常用的气井生产动态分析方法,但由于地层压力资料缺乏,压降法和产量不稳定分析法也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衰减递减曲线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修正,摆脱了压力资料的限制,通过和压降法对比分析,验证了修正衰减曲线分析方法在生产动态分析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绕成绞状纤维的微波测湿提出了一种归一化测量——单位线密度衰减,这样,对一定物质而言,在一定温度下,只需一条校准曲线,就可用于不同微波衰减、不同湿量、不同周长的绞状纤维的微波测湿。我们对生丝进行了试验,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用横向谐振法分析有耗介质涂覆导体平面上的表面波。结果表明,这种表面波在传播过程中将受到衰减,但不辐射。可见,用有耗介质材料涂覆的雷达目标上的表面波对RCS将没有直接的贡献,但是当传播过程中遇到不连续性或不均匀性时,表面波可能转变成新的辐射源,因此应当考虑对表面波的抑制。  相似文献   
4.
低功耗高频小信号放大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高频调谐放大器原理设计了一个低功耗高频小信号放大器,该设计方案由电源电路,衰减电路以及主要的LC谐振放大电路三部分组成,并利用其它辅助工具完成了该电路的调试工作,调试结果表明该低功耗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有效解决了放大电路中经常出现的自激振荡问题,难以准确的调谐问题以及实现放大器与前后级的阻抗匹配问题.从而实现了快速、有效的分析和制作高频放大器,使LC谐振放大器达到低压,低功耗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等离子体隐身是一种全新的隐身技术。建立等离子体隐身的基本模型,分别从折射效应和吸收衰减两方面论述了等离子体隐身的基本原理,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了电磁波等离子体中的衰减与等离子体碰撞频率、电磁波频率、等离子体厚度的关系。并对实现等离子体隐身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等离子体对雷达波隐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欠发达地区政府行为公共性弱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性是政府的根本属性,它决定了政府必须将公共利益作为政府行为的首要原则,确保公共利益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目前欠发达地区政府行为表现出了利益化、法外化、低效化的不良特征,导致政府行为公共性弱化。本文讨论了欠发达地区政府行为公共性弱化的现实原因,并提出了规避欠发达地区政府行为公共性弱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利用劈形楔块作波型变换,达到用纵波探头测量材料横波衰减系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层介质方法处理非均匀等离子体层,研究了电磁波射向覆盖磁化等离子体层的金属平板时电磁波的衰减特性。着重讨论Epstein密度分布的等离子体层,分析了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电子碰撞频率、外加磁场和入射角度等因素对电磁波衰减的影响,得出在一定等离子体密度和电子碰撞频率下,等离子体对电磁波的吸收特性。  相似文献   
9.
火山岩油气藏已成为重要的油气勘探目标和储量增长点。在火山岩的地层评价中,裂缝与油气识别一直是一个核心问题。针对地层矿物成分与岩性十分复杂、常规测井方法很难准确快速识别,应用声波能量衰减对于天然裂缝极为敏感特性,利用斯伦贝谢偶极横波资料可以计算纵、横波及斯通利波能量衰减的特性,实现对裂缝的有效识别。在岩性、物性等因素基本一致的条件下,利用纵、横波能量重叠、泊松比、波速比还可以较好地识别气层。克拉玛依火山岩地层的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偶极横波资料在火山岩地层评价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火山岩地层裂缝与油气识别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In 2004 an intervention known as the Ashley Treatment (AT) was sought on behalf of Ashley X, a girl with severe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 discursive interpretive framework is used to investigate use of the AT in the case of Charley Hooper in New Zealand in 2009. This investigation found that use of the AT is intimately bound up in ideas about worthiness of life related to the ability to act as an autonomous agent within social structures. Questions this case raises about ethical decision-making and future physical and social requirements for profoundly disabled young people in the future are po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