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31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205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revious research has evaluated public risk perception and response to a natural hazards in various settings; however, most of these studies were conducted either with a single scenario or after a natural disaster struck.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s among affect, risk percep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related to natural disasters, the current study implements a simulation scenario with escalating weather intensity, and includes a natural experiment allowing comparison of public response before and after a severe tornado event with extensive coverage by the national media. The current study also manipulated the display of warning information, and investigated whether the warning system display format influences public respon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affect, risk percep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escalated as weather conditions deteriorated, (2) responses at previous stages predicted responses at subsequent stages of storm progression, and (3) negative affect predicted risk perception. Moreover, risk percep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were heightened after exposure to the media coverage of an actual tornado disaster. However, the display format manipulation did not influence behavioral responses. The current study provides insight regarding public perception of predisaster warnings and the influence of exposure to media coverage of an actual disaster event.  相似文献   
2.
重要数据的跨境流动引发了数据安全、国家安全等风险挑战。风险路径的识别和分级是对重要数据跨境流动进行预警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复杂网络中的二分网络模型,对重要数据的跨境流动进行研究。首先,通过重要数据跨境流动的二分网络和关联网络识别风险路径;其次,构建基于网络结构和接收节点属性的目标风险路径方法以计算其风险值;最后,对我国某重要行业跨境流动的数据开展实证分析,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和精准度。本文旨在为重要数据跨境流动的预警管理提供量化方法,有效预防重要数据跨境流动带来的风险,提升我国数据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ODR-ADASYN-SVM的极端金融风险预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合成少数类过采样(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SMOTE)方法在提升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非均衡样本学习能力中出现的过拟合(over fitting),引入自适应合成抽样方法(adaptive synthetic sampling approach,ADASYN)和逐级优化递减欠采样方法(optimization of decreasing reduction,ODR)分别克服SMOTE在生成新样本中的盲目性和在处理对象上的局限性,进而与SVM相结合,构造出改进SVM,即ODR-ADASYN-SVM模型来预测中国极端金融风险;最后运用T检验对各模型预测精度的差异性进行显著性检验以及对各模型的预测稳定性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ODR-ADASYN-SVM模型不仅能够显著地提升SVM的非均衡样本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克服SMOTE的过拟合,从而展示出优越的极端金融风险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4.
传统健康体检主要通过对单次体检指标进行横向比较和静态分析,忽略个体差异,纯粹从指标高低来判断体检者健康状况与身体状态,难以及时发现体检者可能存在的疾病隐患。由于个体体检指标具有样本量小、信息不确定、数据类型异构、影响因素构成复杂等特征,传统以大样本为基础的数学模型均难以适应此类小数据系统的建模要求。为此,通过建立适用于人体主要指标趋势预测的灰色系统模型(简称HIGM(1,1)模型),实现对人体主要健康指标的动态建模与趋势分析,从而可以掌握体检者未来一段时间身体指标的变化趋势及可能存在的疾病隐患。研究成果对提升体检效果、强化体检意义,促进灰色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有效对接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实际上在向我们人类发出具有穿越历史时空价值和意义的关于道德生活或者精神生活的警告,而这一点却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如果进一步联系我们时代的伦理状况来讨论康德的这一警告,那么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把我们时代的伦理状况概念地描述为非道德的伦理状况,从而能够很好地厘清我们对我们时代的伦理状况及问题解决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基于非财务指标的企业财务危机模糊预警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希宁  王艳 《管理学报》2007,4(2):195-200
针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难以做到真实、准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非财务指标的企业财务危机模糊预警模型。应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财务风险因素进行定量化评价,对定性的非财务指标采用模糊统计的方法,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构建了财务危机的模糊预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检验,以期使预警结果更加真实、准确。  相似文献   
7.
价值澄清理论对高校德育改革的警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价值澄清理论所倡导的相对主义道德教育,给美国社会带来很大危害。这对新时期多元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改革有三点警示:首先,防止无导向德育,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注重价值引导;其次,切忌“教师中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再次,切忌片面性,正确处理一元化和多元化的关系,让一元化居于主导地位,同时要正确处理灌输和自主选择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李溢 《云梦学刊》2009,30(3):97-103
五百年来中外学界一直用人文主义观点,把米开朗基罗在《创世纪》中的上帝形象解读成人间英雄,将其画旨归结为歌颂人的创造和伟大。其实,米氏《创世纪》中的上帝形象是对摩西的“烈火”、以赛亚的“长衫君王”和但以理的“银发圣父”等上帝原型的承续和再创,其画旨是表达人的悲郁无助和对神的伟大救恩的颂赞和呼求。  相似文献   
9.
信息工具选择和运用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风险行政规制的效果.食品安全风险行政规制中信息工具的应用涵盖了信息收集渠道、信息公示平台、安全信息管理以及事后监管机制等.同时,食品安全风险行政规制信息工具存在具有信息来源与收集路径的单一性、信息流通的内部性、信息控制与公布的主体的多重性和相对人权利救济的滞后性等缺陷.为此,需要有针对性地拓展网络信息的收集路径;严格信息流通的责任制度;加强信息工具与其他工具的组合运用;完善风险信息发布的相对人救济机制,并引入预防性诉讼和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预警的误区及对策的方法论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阐述了房地产预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误区,尝试着从哲学的角度对房地产预警研究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房地产预警效果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