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近代新学教育与乡村社会流动
引用本文:王先明,李丽峰.近代新学教育与乡村社会流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8):52-58.
作者姓名:王先明  李丽峰
作者单位:1.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300071
2. 山西大学图书馆,太原,030006
摘    要:在20世纪初期中国乡村社会流动纷繁多变的现象背后,蕴藏着多元复杂的动因。近代新学教育制度的确立,成为影响近代中国乡村社会流动和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绅士阶层在结构性社会流动中,其多向度的社会流动直接与其所受教育密切相关;而农民阶层的多元的社会流动,则被动地缘于天灾、人祸、经济等诸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压力;在这沉重的压力背后,又不乏教育的苍白与缺失。且由于新式教育与近代社会实际相脱节,导致人才“失业”,影响了社会流动的效率。

关 键 词:近代  新学教育  乡村社会  社会流动
文章编号:1671-8402(2005)08-0052-07

New Style Education and Rural Social Mobility in Modern Times
Wang Xianming,Li Lifeng.New Style Education and Rural Social Mobility in Modern Times[J].Fujian Tribune (The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Bimonthly),2005(8):52-58.
Authors:Wang Xianming  Li Life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