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关于马克思《哲学的贫困》的几个问题——兼评董必荣《马克思如何理解经济学的哲学贫困——以〈哲学的贫困〉为例》
引用本文:李建平.关于马克思《哲学的贫困》的几个问题——兼评董必荣《马克思如何理解经济学的哲学贫困——以〈哲学的贫困〉为例》[J].东南学术,2012(3):4-14.
作者姓名:李建平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摘    要:要正确解读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必须研究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一书和马克思恩格斯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关于蒲鲁东的一系列论述。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这一崭新的理论武器对蒲鲁东所谓的"政治经济学形而上学"进行了彻底批判。经济学和哲学要实现内在的结合,《哲学的贫困》给我们的启示是:"结合"的目的不仅在于认识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变世界;"结合"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结合"要以实践为基础,从中不断吸取养料,保持理论旺盛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关 键 词:解读《哲学的贫困》  批判蒲鲁东  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经济学和哲学的结合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