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孔子“仁”学体系的基础与提升--以《论语》为中心
引用本文:郭院林.孔子“仁”学体系的基础与提升--以《论语》为中心[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作者姓名:郭院林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扬州,225002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简称 PAPD)。
摘    要:论文对以往学界以训诂方法考察《论语》中“仁”的意义提出了质疑。仁字应该是人与人关系,后来才有价值倾向。在此基础上,作者按逻辑层次,从《论语》文本出发,逐一解析“仁”的意义。论文认为孔子对“仁”的意义更强调外在对他者的影响,为达到“仁”的目的,孔子设计了很多规范。与时人观念不同,孔子认为“仁”不等同于才干,与职守不一致,它是一种大爱,事功成就施诸外界社会。孔子仁学体系可以概括为:孝—忠—仁—圣发展模式。

关 键 词:      爱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