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网络修辞学:超阅读与批判素养
引用本文:尼古拉斯.C.布尔布勒斯,韩模永.网络修辞学:超阅读与批判素养[J].社会科学论坛,2010(19):35-45.
作者姓名:尼古拉斯.C.布尔布勒斯  韩模永
作者单位:[1]美国伊利诺伊大学 [2]南京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英文原文选自勒纳·斯奈德编写的《从书页到屏幕:将文字带入电子时代》(Page to Screen:Taking Literacy into the Electronic Era,edited by llana Snyder,New South Wales:Allen and Unwin,1997,PP.102-122),“内容摘要”和“关键词”为译者所加.黄鸣奋教授在《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中介绍了本文的部分内容,译者在翻译时有所参考,特此说明并感谢
摘    要:链接是网络超文本结构中最核心的要素,指的是将一个超文本呈现为有意义的联系的语义网络的基本结构,它包含着一些形形色色的修辞类型,如隐喻、转喻、提喻、夸张、反复、同一、顺序和因果以及词语误用等。与传统文本的阅读或写作依赖于提纲式和三段论的原则不同,网络超文本开放了拼装和并置文本的可能性。网络是庞大和包揽一切的,读者必须学会批判性超阅读。

关 键 词:网络  超文本  链接  超阅读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