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先秦时期"德"之词义演变考
引用本文:郭成龙,蒋旭杲.先秦时期"德"之词义演变考[J].理论界,2009(12).
作者姓名:郭成龙  蒋旭杲
作者单位: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2
2. 澳门科技大学,澳门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德"是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的一个文字,它的本意是"依目之正见,从而行之".从<周易>开始, "德"由其本意逐渐被提升和抽象为一个具有哲学色彩的概念. <尚书>将"德"和天联系起来,以天论德,使"德"成为一个最高哲学本体的概念.在西周之后, "德"的内涵逐渐被引申.其意义趋于多元化.春秋之后经过各家学者、尤其是儒家学者的形而下改造,其道德伦理色彩增强,乃至最终基本等同于道德伦理的含义.

关 键 词:"德"    道德  伦理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