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弱者的武器:对“炒作式求助”的一种解读
引用本文:李京丽.弱者的武器:对“炒作式求助”的一种解读[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5):12-18.
作者姓名:李京丽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成都,610106
基金项目:教育部2013年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社会救助体系中的公益传播研究”(13YJC860017)
摘    要:多个案例让媒体和公众开始思考"炒作式求助"这一社会现象。这些案例引发公众对"炒作式求助"的质疑,因而,对"炒作式求助"进行梳理和解读十分必要。从社会流动结构中的弱者概念入手,本文解读了弱者的社会抗争与社会求助方式,指出"炒作式求助"是弱者的武器,但却是一种不可持续的表演式抗争,是碎片化底层的一种非典型化求助方式,其效果也不可过于高估。同时,"炒作式求助"也面临着巨大的道德风险,因而无法成为常态。因此,在信息权力成为"权力之权力"的网络信息时代,对"炒作式求助"抱以宽容和理性的心态,为弱者留出足够的表达空间和通道,以避免激烈的社会情绪的累积和爆发,是整个社会及新闻媒体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

关 键 词:炒作式救助  弱者的武器  解读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