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世纪民间信仰思维审美建构的功能
引用本文:赵德利.20世纪民间信仰思维审美建构的功能[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4):86-90.
作者姓名:赵德利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 陕西宝鸡721007
摘    要:20世纪中国民间信仰是以巫教为基础,融合了道教、儒教和佛教等多教多神的信仰。总其思维类型,可以"人——物——灵"三维关系转换的交感思维一类统之。20世纪作家利用民间信仰思维的转换超越功能,突破生活的局限,以审美批判之笔,展示了人物愚顽心理、民族文化劣根和理想与现实互渗中的斗争感受,实现了对民族文化重建和人生悲剧的审美超越,显示出文学民间化、仪式化审美建构的独特功能。

关 键 词:民间信仰  交感思维  文学审美  建构功能
文章编号:1000-2820(2002)04-0086-05
修稿时间:2002年9月2日

Function of Aesthetic Construction for Thinking of Folk Belief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bstract:
Keywords:Folk Belief  Sympathetic Thinking  Literary Aesthetics  Construction Func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