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科学社会学视角下的科学越轨行为分析
作者姓名:江天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云南昆明 650000
摘    要:在当今社会,人们日常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现代科学,它对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及深远变革,完全改变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而曾几何时,“科学不可干预社会生活”是340年前英国皇家学会建立之初时的基本共识:首先,从科学发现到其应用到实际,中间的间隔至少有几十年,而科学家个人很可能并不会参与下一个阶段的工作;其次,作为科学发现人大多数初衷不是为了也不太可能从中获利。也正因为科学自身的“超凡脱俗”,即科学是追求真理的社会活动,形成了科学家一致秉承的科学精神,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认为科学家是“天生诚实的人”,他们对“对真理都有一种献身精神,并使科学保持纯洁无瑕。”[1]科学社会学创立人默顿称“科学家的活动受到在其他任何领域的活动所无法比拟的严格管制”,并由此宣称,“科学史上根本不存在作弊。”[2]然而如今,科学已经从过往的“不可干预社会生活”到今天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默顿的“理想模式”也成为了一种空想。以震惊国际科学界的巴尔第摩事件为代表的科学越轨行为证明了当今社会科学家不可能仅生活在真空之中,而远离个人私欲以及社会诱惑等因素的影响。国际上对科学越轨行为的研究也早已形成规模,美国《科学》杂志以及英国《自然》杂志等知名学术期刊多次刊登论及科学越轨行为的学术论文。近几年来,“科学越轨”、“学术腐败”也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被列为二十一世纪中国科学家关注的十三类重点问题之一。在信息共享迅速的今天,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多元化媒体纷纷揭露科学界的种种越轨行为,使这种行为的影响范围己超出科学界及其本身而扩散至整个社会领域,这成为了科学纯洁性的阿喀琉斯之踵。所以科学的越轨行为需要国内外学者加以关注和认真对待,不可听之任之。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